地铁报的生存环境与发展脉络——以上海两份地铁报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73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文明发展进程的日趋便捷化,地铁已然成为一座城市的交通血脉。而以免费形式存在,依托于地铁发行渠道的地铁报则随着地铁的四通八达,传向每一位读者的手中。作为国内最早发展地铁报的城市,上海这座城市的地铁通路中,既有拥有11年历史的《Ⅰ时代报》,也有创刊不到4年的周报《新民地铁》,这也是上海地铁通路中,仅有的两家具备正式刊号的地铁报。它们在一条通路、不同层面上,秉承着差异化竞争的理念,争取市场,细分受众,分别以新闻资讯和生活服务见长。故本文以这两大地铁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地铁报的生存环境与发展脉络。  相比受到新媒体冲击巨大的传统收费类报纸。依托自身“免费”和“渠道”优势的地铁报,在目前形势下仍有一争之力。但“免费”在带给地铁报价格优势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铁报的发展,成本困境和人才困境始终围绕着两大地铁报。此外“渠道”的优势同样糅杂着拾荒大军带来的困扰。  2013年底成立的上海报业集团,无疑将会影响上海两大地铁报的发展。新环境给两大地铁报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也同时将会给两大地铁报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新媒体环境对地铁报的影响和制约,以及地铁报融入新媒体环境的策略,也是本文考量的对象。
其他文献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手机用户的迅速增长,以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手机媒体蓬勃发展。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手机新闻客户端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满足了受众个性化、碎
新媒体发展迅速,信息接收打破了时空限制,通过手机设备阅读新闻成为诸多网民的选择,开发手机新闻客户端成为国家和地方媒体重要的发展战略。手机新闻客户端具有信息容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