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lα、VEGF在维、汉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的探讨维、汉族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其表达结果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的关系及两种族表达结果的差异。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维、汉各45例子宫内膜癌,15例不典型增生宫内膜,10例正常宫内膜,共140例子宫内膜组织中 HIF-1α、VEGF的表达。  结果:HIF-1α、VEGF在维、汉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45,28/45)和(36/45,26/45),明显高于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阳性比例(5/15,5/15)和(5/15,6/15)(P<0.05),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阳性比例(P<0.05)。两者均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HIF-1α与VEGF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正相关。维、汉不同民族子宫内膜癌中HIF-1α、VEGF表达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HIF-1α和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极低,不典型增生中呈低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说明HIF-1α和VEGF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HIF-1α和VEGF在维、汉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不存在民族差异;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并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因此联合检测HIF-1α和VEGF表达对分析、指导维、汉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亦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预后预测的指标。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制作大鼠去肾脏交感神经(RD)治疗心梗后心衰的大鼠模型,为研究RD治疗心梗性心衰的疗效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将体重250~300g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