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文冠果种子、茎段、叶片为实验材料,通过灭菌条件的优化、不同培养基的选择、最佳外源激素的组合和筛选,建立高效、稳定的文冠果组培繁殖体系。结果如下:(1)文冠果种子最佳消毒方式是将清洗干净的种子浸泡在70℃的热水中自然冷却,浸泡4~5h,先用5%的次氯酸钠表面消毒8min,然后剪开种皮取出种仁,无菌水清洗1次,75%的酒精浸泡消毒30s,无菌水清洗3次,5%次氯酸钠消毒5min,无菌水清洗5次备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文冠果种子、茎段、叶片为实验材料,通过灭菌条件的优化、不同培养基的选择、最佳外源激素的组合和筛选,建立高效、稳定的文冠果组培繁殖体系。结果如下:(1)文冠果种子最佳消毒方式是将清洗干净的种子浸泡在70℃的热水中自然冷却,浸泡4~5h,先用5%的次氯酸钠表面消毒8min,然后剪开种皮取出种仁,无菌水清洗1次,75%的酒精浸泡消毒30s,无菌水清洗3次,5%次氯酸钠消毒5min,无菌水清洗5次备用。种子初代培养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20mg·L-16-BA+0.08mg·L-1NAA+0.5mg·L-1KT+30g·L-1蔗糖+6g·L-1琼脂。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6-BA+0.5mg·L-1IAA+30g·L-1蔗糖+6g·L-1琼脂;继代高生长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6-BA+0.5mg·L-1NAA+30g·L-1蔗糖+6g·L-1琼脂。(2)茎段最适合的消毒方法是用75%酒精消毒30s后再用0.1%升汞消毒9min。茎段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激素对茎段腋芽萌发的诱导效果为:IAA>IBA>NAA。茎段诱导腋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6-BA+0.5mg·L-1IAA,诱导率为92.73%。腋芽增殖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mg·L-1KT+0.5mg·L-1NAA。(3)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16-BA+0.1mg·L-1IBA,诱导率72.62%。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16-BA+0.5mg·L-1IBA+0.3mg·L-1GA3。(4)适宜不定芽生根的基本培养基排序为1/2MS>WPM>MS,继代1次的不定芽更容易生根,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1NAA+2.0mg·L-1IBA,p H=5.85,暗培养5d转为光培养,相对湿度80%,生根率为83.56%,平均生根条数为17.10条,平均生根长度为5.83cm,黄叶量最低。
其他文献
晚清灾荒频发,清政府为巩固自身统治,对于灾荒的治理普遍采取积极态度。同时,由于晚清时期清廷自身实力衰弱,国库空虚,大量义赈、教赈兴起,对救灾起到一定作用。晚清的荒政体系较前代更为多元,三种赈灾方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植被盖度是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植被盖度对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全约束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提取研究区植被盖度,基于不同等级的植被盖度景观格局空间动态转移演变分析,以揭示研究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异与动态演变规律,为相关部门提供植被监测和保护的理论依据。
"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和内涵要求中小学教师重视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但现实中论文如何选题一直是中小学教师面临的首个"难关"。本文阐述了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及常见问题,重点从论文选题标准、选题路径、选题程序、选题技术、选题表述及选题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指出论文写作的关键意义是让教师在实践中增强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实践,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
两汉之际诸政权有关长安,尤其是位于其间的汉家宗庙的种种言论与举措,无不透示出时人对长安神圣性的默识心通。西汉末"行西王母诏筹"运动中民众会聚至京师,原因在于长安所承载的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之神圣寓意,恰好契合了此次运动避灾求长生的宗教诉求。随着西汉时期神灵祭祀不断向长安聚拢,长安的神圣性日趋强烈,影响渐及大众信仰与社会记忆。东汉中后期兴起的宗教性随葬文书中,以长安作为对应于"死乡"泰山的生之归宿,其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科技的成熟,物流智慧化运营已成必然趋势。怎样有效利用物联网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信息化物流的升级,是我国物流公司发展的核心。所以,对物流公司运营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寻找有效提升经营成效的方法。要真正提升物流公司经营成效,就必须适当扩大规模,注重提高公司内部管控成效,引进高层次的管控和技术人员,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健全信息共通平台,加速物
李善《文选注》征引《论语》汉魏古注8家(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何晏)。立足于《文选》与《论语》文本及相关文献,经过细致的考证,可以考定李善对这些文献的征引并非皆出于原书,除郑玄注(或其部分内容)外,其余7家注释皆来自何晏《论语集解》,故其实际引书仅为单注本郑玄《论语注》与何晏《论语集解》二种。这一考察对李善《文选注》引书来源问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从南北朝迄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