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卫星绳系释放控制及其电动力离轨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基金,紧跟绳系卫星当前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本文开展了绳系卫星相关的释放控制、电动力离轨控制及导航可靠性技术研究。绳系卫星系统是指通过系绳连接的卫星组成的系统,由于其可重构、大尺度的优点,它在空间科学探索和航天器变轨技术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近二十年来成为世界各航天大国的研究热点。释放问题是一切绳系任务的关键问题,除了其欠驱动性带来的挑战,释放过程中的科氏力的影响下也会造成系绳摆动,若无适当的控制律,会导致系统不稳定甚至发生系绳断裂。为了提高释放控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需要设计既满足控制约束又计算高效的控制律。近年来随着低轨失效卫星日益增多,清除太空垃圾问题成为热点,绳系卫星的电动力离轨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无燃料的离轨技术,但其离轨控制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总结了国内外绳系卫星释放控制以及电动力离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绳系任务发展趋势,结合绳系卫星当前面临的问题,确定了绳系卫星释放控制和电动力离轨应用的研究内容。基于分析力学的拉格朗日法,推导了刚体模型下绳系展开动力学模型和电动力绳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其控制系统特性。2.研究了绳系卫星释放的无超调稳定快速释放展开方法,发现了绳系系统内动态的临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分级-降维分析方法,将控制过程分为轨迹设计和跟踪控制两个阶段。轨迹设计部分,针对绳系卫星欠驱动特点,首先定义一个与绳长和速度关联的间接控制量,用于系统内部动态的镇定,从而得到解析形式的内动态控制律,进而积分获得无超调参考轨迹。跟踪控制部分,采用了反馈线性化方法和反步法,并推导和证明了无超调跟踪控制的参数范围。最后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开关控制律实现无超调稳定释放,有利于进一步简化释放机构。3.研究了绳系卫星释放过程中最大面内摆角问题,针对较大的摆角会导致系绳出现松弛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障碍Lyapunov法用于设计绳系卫星内动态控制律,将摆角约束到预设的阈值内,然后将该内动态控制律积分获得考虑摆角约束的参考轨迹。为了解决张力扰动带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扰动观测器,采用了Lyapunov第二法和反步法,设计了基于扰动观测器的跟踪控制律。证明了有界扰动下观测器的稳定性,推导了降低观测误差和跟踪误差的参数调整策略。解决了绳系释放过程中摆角约束控制和实现了高频、低频扰动下的鲁棒性。4.研究了考虑面外角的绳系卫星三维稳定释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起作用集的实时模型预测控制。采用了多点打靶法离散化优化问题,将其转化为序列二次规划问题,采用了Gauss梯度下降法,求解序列二次规划问题,最后采用一种实时迭代策略解决实时性问题,并在不同仿真条件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研究了绳系释放过程中导航可靠性问题,在单星故障假设下,提出一种基于渐进采样一致性的GPS故障卫星的检测与排除问题,并分析了定位误差对绳系卫星释放控制的影响。5.研究了电动力绳离轨控制问题,针对传统轨道六要素存在的奇异问题,采用了一种修正的轨道要素描述方法。采用了实时MPC实现了电动力绳留位状态控制,发现了初始摆角与收敛速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开环优化-闭环实时MPC的控制策略,实现了电动力绳的稳定快速降轨。本文4个主要的创新点为:1.提出了一种解决欠驱动系统的分级-降维控制律,通过建立直接与间接控制量的关系,用间接控制量镇定内部动态,再由该间接控制量积分出无超调的释放参考轨迹。针对连续释放控制机构,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反馈线性化的跟踪控制,推导和证明了无超调跟踪的参数范围。针对离散释放控制机构,设计了一种开关控制律,使其特别适合简化绳系卫星释放机构。2.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障碍Lyapunov法,可以调整反馈控制在受约束状态接近阈值时的灵敏度;此外基于Lyapunov第二法和反步法设计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鲁棒跟踪控制器,并推导和证明了设计的观测器对于有界误差的收敛性,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势。本方法只需更小的释放初速度,和更平滑的控制张力,揭示了低频扰动才是影响系统误差的主因。3.提出了一种采用实时迭代策略的MPC控制,提高了优化速度,并将其应用到绳系卫星三维释放控制。揭示绳系卫星面外角初值为零时,相当于二维绳系释放控制。分析了不同摆角初值条件对释放结果的影响,分析了随机扰动对释放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渐进采样一致性的更为高效的GPS卫星故障检测与排除方法,并分析了导航故障对绳系卫星释放控制的影响。4.建立了一种基于修正轨道要素的电动力绳系卫星轨道动力学方程,基于实时模型预测控制完成了电动力绳留位状态稳定控制,提出了一种开环优化-闭环跟踪的实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并仿真验证了电动力绳离轨效率。
其他文献
为确保铁路客运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铁科院电子所分别于2008年10月13日、10月20日在京成功举办了2008午第二、三期ZT系列制票机维护技术培训班。来自哈尔滨、沈阳、北京、太原
深圳科技园21万平方米商住楼工程,是深圳1992年度三大建筑工程之一。我们4位应届毕业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了该工程的投标竞赛。最后,凭着我们对建筑场所,文脉的充分考虑,
陶瓷-金属连接件具有金属材料的韧性、塑性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同时也具有陶瓷材料的腐蚀磨损抗性及高温稳定性,能够满足极端环境下材料设计与应用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极大规模
在对传统区间自动闭塞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计算机技术和嵌入式Internet技术应用于区间联锁监控系统中。通过采用SX52bd为核心微处理器的网路接口单元,将现场设备(发送.接收设
分析钢轨磨耗检测的现状,介绍仪器的检测原理、组成与结构,并试制样机。通过系统功能测试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仪器检测精度高、数据真实可靠、能实时检测钢轨磨耗,达到设
本文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便是信义义务何时产生。笔者认为信义义务起源于信义关系,而信义关系的关键标志在于信义权力。信义权力派生于受益人(委托人)的法律人格,而受益人的法律
在研究分析高级加密标准(AES Rijndael)算法原理的基础上设计算法各部分实现的具体方法;采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完整地实现该算法,并在Quartus II5.1仿真环境中进行仿
比累对剖透镜能将像场及频谱分为两个部分,这种特性可以用来完成在光计算机中起重要作用的光全加器及完善洗牌互连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光学系统是成功的.
介绍一种基于GPS和GSM的列车调度系统车载台的设计方法。车载台以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使用GPS模块获得列车运行的位置信息,通过GSM模块实现与监控中心的无线通信,从而完成监控中心对管辖区内列车的调度工作。这对列车的高速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矢量控制交流调速已忧为目前国际上中、小功率电气传动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利用TP86A16位微处理机对异步电机进行矢量控制的一个实用型变频调速系统。该系统采用双模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