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深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能适应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但在我国,虽然学生们经过了十多年的外语学习,习得了大量词汇并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却无法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课标》明确将文化意识列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并指出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初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为了解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现状,本研究以天水市Y中学为例,通过文化测试、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且教师在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及论文结构。第二部分界定了跨文化意识的概念并简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第三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其中包括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迁移理论。第四部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一方面,课堂教学和教材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对于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对教材以外的诸如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社交风俗、价值观念以及非语言交际等较为陌生,学生整体的跨文化意识水平较弱;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英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持肯定态度,但由于升学压力大、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较少涉及文化内容。第五部分以冀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实例说明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文化教学方法,并在听说、阅读等课型的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其次,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再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获取文化知识和信息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对今后的教学提出建议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