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大规模人群调查,获得儿童脂肪重聚年龄,进行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脂肪重聚年龄的比较,调查新疆地区儿童超重/肥胖的患病情况,探讨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新疆四个地区3~10岁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通过拟合曲线,获得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儿童脂肪重聚年龄;分析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比较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肥胖检出率的差异,将调查中筛检出的772例超重及269例肥胖儿童,按照同性别、同民族、同年龄段进行1:1匹配正常体重儿童,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其一般家庭状况、围产期因素、生活方式等,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及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此次调查对象共5992人,其中男童3180人,女童2812人,维吾尔族1899人,汉族2385人,哈萨克族1708人。儿童群体脂肪重聚年龄为4.80岁,其中,男童脂肪重聚年龄为4.95岁,女童脂肪重聚年龄为5.49岁;维吾尔族儿童脂肪重聚年龄为6.35岁,汉族儿童脂肪重聚年龄为4.28岁,哈萨克族儿童脂肪重聚年龄为5.88岁。新疆地区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2.9%,肥胖检出率为4.5%;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在总体水平上显著高于女童(??=21.569,P<0.001);不同民族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64.289,P<0.001),其中,哈族儿童超重检出率最高(16.9%),汉族儿童肥胖检出率最高(4.9%);6岁~年龄段肥胖检出率最高为6.3%;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高(OR=0.619)、母亲肥胖(OR=1.978)、父亲肥胖(OR=1.997)、家庭月收入高(OR=2.628)、低出生体重(OR=0.522)等暴露因素为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脂肪重聚年龄是一个预测儿童肥胖流行趋势的重要指标,此次调查儿童群体脂肪重聚年龄较早,男童脂肪重聚年龄早于女童,汉族儿童脂肪重聚年龄早于其他两个民族。男童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童。汉族儿童肥胖检出率最高,本研究还发现哈萨克族儿童超重检出率最高,已超过汉族儿童,因此应重视哈族超重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及健康干预,预防其发展成为肥胖。父母亲BMI、父母亲文化程度及职业、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儿童出生体重等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因此,父母亲应重视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早期进行干预,从而控制其成人期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