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找出评估患者预后的术前指标,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搜集我院近三年手术治疗的2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随访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而判定手术疗效。疗效评价选用患者的术后改善率,改善率=(术后JOA评分一术前JOA评分)/(11一术前JOA评分)×l00%,术后JOA评分为最后的随访。 结果:⑴研究患者术后改善率与椎管面积残留率(椎管和脊髓的区域在最大压缩管有效面积/椎管发育区域X1 OO%)、术前病程时间长短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判断影响手术疗效的指标。⑵所有病例将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脊髓病变(颈椎、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症,脊髓型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分为两组,一组是合并脊柱其他病变,另一组是单纯性胸椎黄韧带骨化组,手术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测试结果来验证术后改善率差异是否涉及合并其他脊髓病变。⑶将病例患者术前MRI图像根据T2相内受损节段有无T2相增高分为两组,两组术后改善率的差异,判断T2相术前病变节段高信号是否可以影响手术效果。 结论:患者有无其他脊柱病变、病变脊髓节段数、年龄与手术预后没有明显关系。而与手术预后关系显著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前病程、术前病变节段T2相高信号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