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中游地区是与中原地区最为接近的区域之一,也是整个南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长江中游地区的商代青铜文化深受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色彩,同时又发展演变出独属于自身的文化内涵,不仅在整体上与中原地区有所差异,其内部三省之间也互有异同。青铜器是青铜文化的代表性因素,本文试图以大洋洲青铜器为切入点,通过对湖北、江西、湖南三省青铜器的比较研究,逐步揭露三省商代青铜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长江中游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进行简单的介绍,整理总结长江中游地区商代青铜文化的研究简史与现状,并指出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第二章,大洋洲青铜器的类型学研究。对大洋洲青铜器的形制作类型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期断代,将其分为四期,年代判定为商代早期至商代晚期。这是整个文章的基础部分。第三章,大洋洲青铜器的纹饰与组合研究。对纹饰进行类型学分析,掌握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与特点。大洋洲青铜器受中原地区影响较深,饰有大量的兽面纹,本地文化特色则主要体现在虎、鱼、鹿等各式动物纹饰上。对组合进行分析,将之与中原地区对比,得出大洋洲“重食轻酒”的组合特点,从侧面证明吴城文化拥有独立的礼制思想,是一支独立的地方文化。这一章是对大洋洲青铜器研究的个延伸。第四章,长江中游地区商代青铜文化关系。首先对大洋洲青铜器进行文化因素分析,研究它与中原及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状况,大洋洲与中原地区是双向交流,早期中原地区影响大洋洲,晚期大洋洲反向影响中原地区。以此引导出大洋洲青铜器与中原及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进而对长江中游地区商代青铜文化进行一个整体的比较,从中可以得出,长江中游地区商代青铜文化与中原地区青铜文化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商代早期之后,商朝势力的衰退给了长江中游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机会,兵器的传入与丰富的铜矿都是长江中游地区青铜文化兴盛的重要动力。长江中游内部三省的青铜文化也是既联系紧密又相对独立的关系。结语部分,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