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手风琴作曲家和演奏家和一直在努力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风格作品,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手风琴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表现民族音乐精髓。中国特色的手风琴艺术的发展与创作,是我国手风琴发展的永恒的主题,许多改编曲都体现了这一明显的趋势。在继承手风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又着重发展了音乐技巧、技术技巧、表现手段等方面的艺术性,在作品的民族化创作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开拓,积累了大量的手风琴民族化的经验,从而拓展了手风琴艺术的民族性,对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本文研究背景指出民族化的音乐创作在这里专指用西乐或以西乐为主的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它们是新时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一部分讲述了手风琴艺术民族化的缘起,作为手风琴艺术工作者,要保留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并将其发扬光大,首先要理解本民族的审美文化,其次还要学会用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将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审美品质表达出来。第二部分讨论了中国手风琴作品产生的及民族化创作背景,从传入期(20世纪初期‐1949年)、普及期(1949年‐1976年)、新时期(1977年‐90年代)的划分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正朝着手法多样化发展。第三部分从民族文化对手风琴表演民族化的需求、对民族乐器演奏技法的借鉴两个角度分析了手风琴演奏艺术的民族化特征。第四部分是本文研究重点,对我国手风琴创作艺术民族化的思考,首先提出了对外国手风琴作品的吸收与借鉴,讲述了对俄罗斯手风琴音乐创作状况的观察以及对我国欣赏习惯的把握及尊重,然后分析了认清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道路上的障碍。第五部分分析了中国手风琴艺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指出应注重民族型多元化发展,将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总结全文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