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手风琴艺术创作的民族化特征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erreter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手风琴作曲家和演奏家和一直在努力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风格作品,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手风琴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表现民族音乐精髓。中国特色的手风琴艺术的发展与创作,是我国手风琴发展的永恒的主题,许多改编曲都体现了这一明显的趋势。在继承手风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又着重发展了音乐技巧、技术技巧、表现手段等方面的艺术性,在作品的民族化创作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开拓,积累了大量的手风琴民族化的经验,从而拓展了手风琴艺术的民族性,对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本文研究背景指出民族化的音乐创作在这里专指用西乐或以西乐为主的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它们是新时代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一部分讲述了手风琴艺术民族化的缘起,作为手风琴艺术工作者,要保留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并将其发扬光大,首先要理解本民族的审美文化,其次还要学会用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将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审美品质表达出来。第二部分讨论了中国手风琴作品产生的及民族化创作背景,从传入期(20世纪初期‐1949年)、普及期(1949年‐1976年)、新时期(1977年‐90年代)的划分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正朝着手法多样化发展。第三部分从民族文化对手风琴表演民族化的需求、对民族乐器演奏技法的借鉴两个角度分析了手风琴演奏艺术的民族化特征。第四部分是本文研究重点,对我国手风琴创作艺术民族化的思考,首先提出了对外国手风琴作品的吸收与借鉴,讲述了对俄罗斯手风琴音乐创作状况的观察以及对我国欣赏习惯的把握及尊重,然后分析了认清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道路上的障碍。第五部分分析了中国手风琴艺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指出应注重民族型多元化发展,将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总结全文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尚需解决与完善的课题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
自2007年教育部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以来,受到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影响,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鼓励与推动,近年来全国陆续有新疆、西藏、上海
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必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因为人口增加而使公办高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同时也解决了政府对公立高校教育经费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体系、社会规范不健全,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多元文化不断的交融与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
<正>一、投稿要求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一般不设副题名。作者署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现代物流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自动化、信息化、综合化的成熟的物流网络体系,物流发展模式正转向网络化发展模式,因此研究物流网络具有十分重要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2006年我国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必须调整企业组织形态,使之运转更加灵活高效。然而,许多企业往往不重视绩效考核工作,或者没有合理有效
本论文结合“生活世界”相关理论对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探究,提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结合起来,突破原有过于理论化和理想
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一体化也被提上日程。随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委员会开发出了旨在促进学生自由流动实现学分转移与积累的认证工具——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