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视角下修辞手法翻译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显祖(1550-1616)是明代(1368-1664)伟大的戏曲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牡丹亭》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许多戏曲家,包括洪昇(1645-1704)和孔尚任(1648-1718)都受到这部伟大剧作的影响。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牡丹亭》中汤显祖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这部戏剧的文学性。因此翻译文学作品时不能忽视修辞手法的翻译。本文以《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为例,从诠释学的视角分析了汪译本中修辞手法的翻译。本文将修辞手法分为6类,即联系类修辞、声色类修辞、均衡类修辞、侧重类修辞、变化类修辞及含蓄类修辞,每类包括若干修辞手法。为使研究更加可信,本文分析了《牡丹亭》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翻译。分析过程中使用定性分析法,同时,为使研究更具说服力,必要时使用文本比较法,引入白之译本及张光前译本与汪译本进行比较。诠释学认为,翻译经过四个步骤,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在信任这个步骤,译者相信原文本言之有物,在侵入这个步骤,译者理解原文本,在第三个步骤,即吸收,译者引进原文本的意义和形式,在第四个步骤,译者在译文中进行补偿,恢复原有的平衡。研究发现,汪教授相信原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言之有物,需要翻译,并正确理解了这些修辞手法传达的意义,把修辞手法表达的意义传递到译文中。他把声色类修辞、均衡类修辞及侧重类修辞的形式很好地传递到译文中,而联系类修辞、变化类修辞及含蓄类修辞的形式则未传递到译文中,可见汪教授在翻译过程补偿这一步骤做得不够,就修辞手法而言其译文不如原文。本研究的启示在于,翻译时译者不能忽视翻译过程中诠释学的任一步骤,不仅要再现原文本的意义,也应再现其形式。只有这样,译本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才能传播到国外。
其他文献
医院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反映医院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现金流量是反映医院获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能力的经济指标,现金流量状况直接影
罗比达法则是求极限的一种适用方法,在解决某些求极限问题时,可以加快解题的速度。
结合立节水电站发电厂房的实际情况,采用高压摆喷灌浆技术进行防渗处理,施工速度较快,具有较好的可灌性、可控性,施工质量可靠,比较经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正】 秦牧是一位独具风格的著名散文作家。他曾经发表过《花城》集等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近几年来,他继续在散文园地里辛勤耕耘,创作了不少散文佳作。除了部分收在《长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