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美国能源部实施的国际大气辐射测量计划(ARM)移动观测站(AMF)于2008年5-12月在安徽省寿县进行的综合观测数据对该区域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面气溶胶光学特性:春夏之交寿县地区受沙尘等天气影响导致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偏大。夏季大气扩散作用加强,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明显减小。秋季的散射系数大于夏季。单次散射反照率与其它地区所得结果相比略低,此外,7.5%的天数中Angstrom波长指数的日平均值小于2,粗粒子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2)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垂直分布特征:早上边界层高度较低,边界层内消光系数较大。白天大气扩散加强,边界层高度抬升,一直持续到傍晚(晚高峰)。夜晚边界层高度降低,近地层出现极大值。7月和8月由于大气稳定度小,边界层内各高度层气溶胶分布较均匀。9月和10月秋季污染大,各层消光系数值较大,11月和12月消光系数随高度基本呈线性均匀变化。光学厚度(AOD)白天小,夜晚大,秋季较大,夏季和冬季较小。(3)沙尘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在沙尘日,寿县地区边界层高度明显抬升,整个边界层内气溶胶消光系数值均大于0.1km-1。AOD的值明显偏高,平均可达0.5以上。Angstrom波长指数在沙尘日最低值只有0.21,粗粒子含量明显增多。单次散射反照率达到最大值0.888,散射系数在总消光系数中所占比例增多。(4)污染性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边界层内气溶胶消光系数平均值达到了0.1km-1左右,边界层高度也抬升至2km左右,甚至在一些时段出现边界层内各高度的消光系数值均达到了0.1km-1以上。AOD出现的几个峰值较高分别为0.45、0.55、0.6、0.9、0.75,平均值达到了0.31。浊度指数和后向散射比都相应变大,说明污染性气溶胶中细粒子的含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