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该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摸索逐步发展壮大,现今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融资租赁市场,成绩喜人。但是,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深层原因与我国法律、会计准则、行业监管以及税收政策四大支柱的不成熟、不完善戚戚相关,尤其是税收政策方面,亟待变革。始于2012年的“营改增”财税体制改革将融资租赁行业纳入税改洪流,在改革过程中,行业面临的政策掣肘、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政府出于转变经济结构,升级制造业的需要,大力鼓励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营改增”的巨大变革给融资租赁行业提出了新的问题,给其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积极应对是行业从业人员的当务之急。 本文以融资租赁行业流转税税收政策“营改增”为背景,深度解读相关部门政策发文,运用预计税后净资产收益率模型,通过案例和量化方法对比分析“营改增”前后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企业的金融产品设计,最后得出对同一金融产品而言,“营改增”后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企业流转税税负增加,预计税后净资产收益率降低的结论。进而基于预计税后净资产收益率模型,针对影响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企业金融产品设计的各要素提出研究建议与政策建言,建议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在“营改增”探索中,把给融资租赁企业减负落到实处,致力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提供稳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