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新制六安煎为代表方的“泻肺化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和部分作用机理。 方法 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观察,并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2组。全部病例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治疗,使用左克(盐酸左氧氟沙星)静滴、氨茶碱缓释片及必嗽平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中药治疗组加用中药新制六安煎汤剂口服,西药对照组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4天,每日进行症状、体征评分记录,治疗前后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 结果 中药治疗组显控率为66.7%,与西药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中药治疗组改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改善舌质、舌苔、舌底脉络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可明显降低肺动脉收缩压,且对体循环未见明显影响;可显著降低血白细胞数、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明显提高PaO2和FVC、FEV1数值;并可显著提高血浆CO含量、降低ET-1含量;提高QOL各项评分分值。 结论 以新制六安煎为代表方的“泻肺化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循环具有选择性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调节血浆CO、ET-1的表达,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构,从而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病理进程,改善患者Q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