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研究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体质指数(BMI)异常偏高、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存在潜在关联,但具体关系尚不明确。肥胖(或超重)作为代谢综合征(MS)的首要诊断因素,更是其组分中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拟基于代谢分类,排除年龄等相关混杂因素,通过分析合并不同代谢疾病的BMI异常偏高患者的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前列腺密度(PSAD)及前列腺质量(PSAM),探讨BMI异常偏高与BP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6年01月至2018年09月因前列腺增生症入院诊疗的1261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汉族成年男性患者,排除非初次入院就诊患者及合并前列腺炎、尿路感染、尿潴留等影响PSA水平的因素的患者。筛选后最终纳入研究共973例。通过收集患者的身高体重、基础疾病、生化指标、影像信息等相关临床资料。通过对比合并不同代谢疾病的BMI异常偏高患者的PV、PSA、PSAD及PSAM,以探究合并不同代谢疾病的情况下BMI异常偏高与BPH之间的关系。得出BMI在BPH发生和进展中的价值。结果:(1)一般情况:纳入研究973例,其中消瘦组48人,正常组462人,超重组368人,肥胖组95人。年龄均数为71.09±0.51,PSA均数7.65±0.47ng/ml,PV均数76.61±2.42ml,PSAD 均数 0.1010±0.0052ng/(ml*cm3),PSAM 均数 23.30±1.44μg。(2)组间比较:按照BMI区间对正常及以上BMI患者分组,PV和PSAD的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PSA和PSAM的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将各组按照合并的代谢疾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提示不合并代谢疾病时PV的P值、仅合并高血压时PSA及PSAD的P值、合并两种以上代谢性疾病时正常BMI患者与超重及肥胖患者的PV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合并代谢性疾病时PSA、PSAD及PSAM的P值、仅合并高血压时PV及PSAM的P值、仅合并糖尿病时正常与超重患者的PSA、PV、PSAD及PSAM的P值、仅合并高脂血症时正常与超重患者的PSA、PV、PSAD及PSAM的P值、合并两种以上代谢性疾病时PSA、PSAD及PSAM的P值、合并两种以上代谢性疾病时超重及肥胖患者的PV的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内比较:各组分体质指数患者合并任意代谢疾病时PSA、PV、PSAD及PSAM的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瘦患者初次因BPH入院诊疗的年龄明显偏高。BMI是BPH的独立作用因素,对于PV的增长作用明显。当合并代谢性疾病时,并不能影响BMI对于BPH的整体作用。当高BMI单一合并高血压时,其对PSA的负性作用得到加强,高血糖及高脂血症则无这方面的作用。当高BMI合并任意代谢疾病时,其引起的各组别初次入院时治疗的PV的差别会得到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