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L)作为原料,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浸泡提取,经过浓缩得到三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供抑菌实验和成分分离。
利用试管预示法和TLC薄层预示法对紫穗槐的上述三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穗槐石油醚段提取物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萜类、蛋白质、油脂及皂苷类等化学成分: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蛋白质、生物碱、还原糖等;正丁醇提取物中含有蛋白质、生物碱、蒽醌类、酚类及鞣质等。
以稻瘟菌和灰霉菌为供试菌种,采用菌落直径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分别对三种紫穗槐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并参照其结果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表明:
两种方法的效果基本是一致的,菌落直径法效果要略优于抑制孢子萌发法,操作也较简单。对所选两种菌种作用效果相似。在三种提取物浓度均为103mg/L时,紫穗槐石油醚提取物对灰霉菌的抑制率57.06%、乙酸乙酯提取物49.13%、正丁醇提取物41.67%;对稻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0.24%、36.75%和19.37%。
紫穗槐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菌落直径法测得,对稻瘟菌和灰霉菌的EC50分别为:253.86mg/L和304.98mg/L。其次为乙酸乙酯提取物的EC50分别为:2553.84mg/L和625.23mg/L,正丁醇提取物的EC50分别为:60797.38mg/L和1577.54mg/L。
利用GC-MS鉴定化学组分结果为:三种提取物中均含有烷烃、有机酸、脂类等化合物。但也有不完全相同之处: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甾体类化合物(7.427%),少量的黄酮类化合物鱼藤酮(1.055%);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则含有不少脂类和有机酸,占到总量的26.89%和10.24%,另外还有微量的吡啶、喹啉;而正丁醇提取物中却含有12.85%的含氮化合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