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审批制度是行政管理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是国家干预、调控和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一种有效的权力手段,在加强行政管理制度,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采用。从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从1998年到现在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广泛而深入的开展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普遍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大幅度地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设定审批时限,建立了一套便民利民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尽管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如审批的数目比较多,审批程序比较复杂,审批的监管比较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我国政府必须对行政审批制度作进一步的改革。但是,在实践中如何进一步改革,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改革的价值取向应该如何确立等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因而有必要继续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行政审批制度实际状态的客观描述,冷静看待已取得的成绩,分析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比国外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探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审批制度。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体共分三章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予以专门研究。第一部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文章阐述了从改革的实践来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历了由地方政府自行探索改革,直到中央政府统一部署逐步推进这样两个阶段;针对现行审批制度的种种弊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采取的措施有:清理削减,简化程序,审批公开,监督制约。第二部分,国外资本主义法治国家的改革借鉴。主要介绍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改革路径中体现出的共同特点,最终从他们的改革实践中得出值得我国借鉴、吸收的成功经验。第三部分,在总结、对比基础上提出笔者对深入推进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设想。主要从行政审批制度的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相关配套措施三个方面展开,提出应当从行政审批的运行机制方面架构规范、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应当从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制度监督三方面强化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应当从促进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培育和完善社会中介组织三个方面跟进配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