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耐磨涂层制备工艺及其加速寿命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油泵侧板、轴承等部件在恶劣工况下出现的润滑问题,以制备长寿命固体耐磨涂层为目标,制定聚酰亚胺固体润滑涂层配方研究方案,对涂层的制备工艺与加速寿命试验(ALT)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缩短了涂层失效时间,为涂层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依据。首先,选择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为粘结剂,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二硫化钼(MoS2)和石墨为固体润滑剂,三氧化二铝(Al2O3)和三氟化铈(CeF3)为功能性填料的耐磨涂层,并且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它们最优配方比例,即PI:DMF:MoS2:石墨:Al2O3:CeF3=3.3:3.6:2.5:0.5:0.3:0.1。确定耐磨涂层最优配方后,我们系统地考察了基体前处理工艺(包括除油、除锈、抛光、喷砂、电镀硬铬、激光织构等)、喷涂工艺(包括喷涂压力、喷涂速度、扳机的控制、重叠率等)、表干工艺以及固化工艺对涂层摩擦学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砂作为铜合金基体前处理工艺,可使得涂层具有最优抗磨性能。优化了涂层制备工艺参数,即喷涂过程中喷涂压力为0.8MPa,喷枪喷涂速度为300~500mm/s,喷枪与基材表面保持垂直,喷涂重叠率应达到50%~67%,喷涂距离约为10cm,喷涂后表干1h,固化温度240℃,固化时间30min。此外,通过测试涂层的形貌、厚度、粗糙度、附着力、硬度等参数,确定其满足国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喷砂目数、基体材料、固体颗粒类型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最后,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射线能谱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等表面分析仪器探索涂层抗磨机理,对比加速试验前后涂层失效机理是否一致,并分析涂层失效的全过程。在不改变失效机理的前提下,使用MFT-5000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进行加速寿命试验,分别研究转速加速方式、载荷加速方式以及转速和载荷复合加速方式对其抗磨寿命的影响。此外,采用Weibull失效概率曲线图来表示涂层的寿命分布,根据试验数据建立涂层疲劳寿命与转速、载荷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加以验证。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涂层制备各工艺参数对其耐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涂层失效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涂层加速寿命试验进行了探索,为其制备和可靠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正】 一、印象与印象整饰印象,是指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在别人的头脑中所留下的概念化痕迹。印象的最基本特征是带有一定的。评定性"。社会心理学家奥斯古特指出,印
随着污染加剧,能源枯竭,新能源汽车被越来越多购买者选择。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主流的电动汽车却事故频发,部分事故原因是由于BMS不能够实时准确的将电动汽车中与电池有关的故障信息检测出来,可以分析出BMS在电动汽车中是不可或缺的。BMS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电池信息采集;SOH等参数在线估计;均衡控制。本文将围绕这三部分功能进行设计。对于电池健康状态的研究本文采用极限学习机作为训练方法,使用N
当培养的大肠杆菌由对数生长期进入稳定期时,与生长相关的基因便停止表达,而且同时一些稳定期特异性的基因开始表达,启动这些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期特异性。如果能
我家里有位“门神”,他身材魁梧高大,“站”在墙上,头上戴着一顶帅呆了的将军帽,表情极为严肃,还留了又黑又长的大胡须。门神背后插着四面令旗,身披鲜艳军袍,威武极了,让人一
社会主义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将引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从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风险管理
【正】 中国的师道观源远流长,在形成社会尊师重教风尚,优化教师队伍素质方面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古代师道观的丰富蕴涵和历史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当前推
在上一期的《快乐时光》里,我们刚刚认识了被称为“邪门儿一班”里的黄小小、林贝贝、李想等几个捣蛋鬼,他们上课脱裤子放屁、为了早点下课把学校的挂钟拨快,这些做法让暂时代理班主任的张老师大为恼火,也让我们初步领略了调皮鬼们的闹腾劲儿,接下来这帮淘气的小家伙们又会有怎样的惊人之举呢?就让我们继续欣赏下面的精彩片断吧!   主持人:孙 丽    【一班教室】    上课前,林贝贝站在
梁山慈竹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用竹,其合理开发对推动竹资源的有效利用、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竹产业升级,以竹为原料的高新技术产品日趋增
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大家深有感触。比如我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走遍大半个中国进行地理考察,使用的交通工具是驴、马车。如果有汽车代步,那会节省多少时间,多干多少事啊!  制造出一辆能在路上穿梭行驶的“无马的马车”——汽车,这是多少代人的愿望啊!  1769年,法国炮兵军官居纽造出了一部以蒸汽为动力的三轮车。这向研制真正的汽车迈出了一大步。  18世纪末,瓦特的蒸汽机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