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一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国际贸易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国际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中贸易出口的贡献度直较高,是三驾马车中的重要组成,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业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主要体现在金融规模的不断增长,金融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金融效率的持续上升,各地开始重视金融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理清我国及各地区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不仅能够为我国以及各地区的金融发展、金融改革的提供借鉴,也为我国各地区协调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建议。本文作为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支,首先系统的回顾了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并且梳理了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影响的重要文献。随后,本文从宏观、微观和政策三个层面详细剖析了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的作用机理。结合前人文献的研究以及作用机理的分析,本文选择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作为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指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全国视角和区域视角衡量我国和各地区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的动态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比我国整体和各地区的实证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从全国和区域来看,金融规模都对贸易开放水平产生正向影响;(2)金融结构对贸易开放也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全国和东部地区影响为负向影响,东北、中西部地区为正向影响,体现部分区域的金融市场融资并未对贸易开放产生促进作用:(3)全国范围看,金融效率影响为正向,经济越不发达地区正向影响越大;(4)总体看来,我国贸易开放水平受到了金融发展的显著影响,其中,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贸易开放的作用较为明显。最后,结合本文的结论,给出了适合我国各地区发展特点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