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英语语言教育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英语语言教育的目标定位日趋完善,越来越注重学生英语语言学习情感的培养。情感因素是现代素质教育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也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情感教学已成为当代教育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此外,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教育界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共识。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在研究语言本身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情感、学习能力及二者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尽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都注意到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以及学习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把教师采用的情感教学与大学英语学习相结合的研究并不普遍。因此,本文专门探讨情感教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针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及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并通过情感教学来促进英语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基于罗杰斯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观点,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观点以及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采用定量方法,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09级的11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伊利等人的研究,结合霍维茨提出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s),加德纳创立的态度/动机测试组合(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以及德西和赖安关于学习和动机之间关系的研究,整理设计问卷并展开问卷调查、进行英语测试(测试试卷为2009年12月的大学英语六级试卷)和分析测试成绩,利用SPSS统计法,就情感因素、情感教学和大学英语学习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情感教学合理处理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对如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能够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改变学生对自己、同学、老师以及英语学习的态度,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发掘学生英语学习潜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很显然,本文所提倡的大学英语学习离不开大学英语教师在情感教学中所担当的三种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重要角色,即民主促进者、个体成长抚育者和英语学习辅助者。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势在必行,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发挥情感教学的最大优势,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