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8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以往治疗常常以手术摘除为主,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对过多、过早切除扁桃体提出了异议,且手术禁忌症较多,有许多患者不能耐受,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旨在(1)探讨中医烙法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影响;(2)通过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Ps),α1—酸性糖蛋白(α1—AGP)、α1—抗胰蛋白酶(α1—AT)、转铁蛋白(Tf)的测定,初步探讨中医烙法的作用机制:(3)通过对中医烙法治疗后扁桃体组织进行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探讨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方法:对6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施行中医烙法治疗和药物(红霉素)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的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浓度的检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Ps)α1—酸性糖蛋白(α1—AGP)、α1—抗胰蛋白酶(α1—AT)、转铁蛋白(Tf)测定:局部组织光镜、透射电镜检查,结合临床随访6~12个月进行观察。 结果: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较红霉素有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力(P<0.01),与正常人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有消除慢性炎症的效果,显著优于用药组(P<0.01)。通过对局部组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光镜下见组织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分裂相多,腺腔较大;电镜下见组织仍存在正常超微结构。发挥正常生理作用。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可达到消除炎症,又可保留其免疫功能的目的。 结论: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不但可保留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还可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还有消除慢性炎症的效果。中医烙法治疗过程中不需麻醉,几乎无疼痛,治疗后局部反应较轻,几乎无复发,许多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和患儿尤为适用,因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前言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缠绵,且并发症较多,主要有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病、肾炎、低热、内分泌紊乱等,严重危害儿童及成人的健康。以往治疗常常以手术摘除为主,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对过多、过早切除扁桃体提出了异议,且手术禁忌症较多,有许多患者不能耐受。中医烙法是祖国医学外治法的一大特色,目前,中医烙法不但是国内专家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而且逐渐得到了国际上专家学者和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不仅可以消除慢性炎症,改善临床症状,还能保留免疫功能,且方法简单,施烙时毫无痛苦,无严格禁忌症。本研究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烙治前后的免疫功能、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Ps)α1—酸性糖蛋白(α1—AGP)、α1—抗胰蛋白酶(α1—AT)、转铁蛋白(Tf)、
其他文献
教师权威,即教师的教育权威,是学校教育权威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从而使学生对教师表现出信赖和服从。 当前教师权威面临很多挑战,包括网络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国外大型种子公司凭借先进的生物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灵活的管理机制和丰富的营销策略,纷纷瞄准并抢占我国棉种市场,对我国棉种产
“生态建筑”是当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丰富、完善、更新并拓展了传统建筑学的学科内容,对当代建筑形态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以生
榆林市是我国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古城区大街两侧和东部尚保存有明、清时期建成的具有传统特色的四合院民居。对于它的保护和发展是当前榆林市进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