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副词“就”语义众多、用法复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初级、中级甚至高级的学生都会出现偏误,是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采用语料库分析和调查问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母语为西班牙语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副词“就”时的偏误特点,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其偏误情况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对这方面的教学有所帮助。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说明本文的选题缘起、意义,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了关于副词“就”的本体研究及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副词“就”的偏误研究现状。第三章,副词“就”的分类和汉西对比。主要参照《现代汉语八百词》选取了副词“就”的七个义项(短时间内发生、发生的早、两件事接着发生、加强肯定、确定范围、数量多少、关联)和三个格式(一(刚)……就……、如果……就……、只要……就……),并将汉语中副词“就”的相关义项和格式与西班牙语中的相关语言点进行了对比,对西语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进行预测。第四章,西语国家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首先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进行语料查询、统计、归类、分析,然后在语料库分析的结果上,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分析,以此弥补单纯依靠语料库分析而可能存在的不足,最后对西语国家学生副词“就”的偏误情况进行总结。第五章,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第四章中结合学生问卷作答情况较为具体地阐述了偏误原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本章主要阐述偏误原因中的教师因素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并根据偏误考察情况,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第六章,总结及研究不足。总结全文主要内容,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