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县域治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以浙江个别县市为例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uo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政府是县域治理中最重要的主体。因此县级政府的角色就是县域治理的中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级政府在县域治理中的角色发生着一系列的变迁,其基本轨迹是向现代化转型。那么,决定县级政府角色现代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它给我国在现阶段推进县域治理和县级政府角色的现代化带来了哪些启示?在本文认为,决定政府角色现代化程度的是其自身公共性的多少。长期以来,县级政府的公共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致使县级政府作为人民“公仆”或者“服务者”的角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增强县级政府的公共性就是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构建,为县级政府行为和角色向现代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内部优化县域治理结构,即在提高县级政府自主性的同时,通过增强民主参与,强化责任监督等途径,不断增强县级政府角色的公共性。本文以县级政府角色为基本研究视角,结合浙江省部分县级政府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案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治理中政府角色的变迁的轨迹、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县域治理和政府角色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自秦朝设立郡县制度以来,县级行政区划就成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一级。在漫长的行政层级演变发展中,县级政权的设置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得以保留,在整个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结构中,县级政府处在宏观之末、微观之首,是贯彻落实中央顶层设计和省市工作部署的执行者,同时又是领导乡(镇)、村、组实现治理目标和造福一方的指挥者。这种双重角色更加凸显其地位的重要和责任的重大。因此,县级政府角色在县域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既影响着县域治理模式的选择,其本身又体现着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建国后我国建立了全能型的政府治理模式,这构成了改革开放后县域治理中政府角色变迁的历史背景。全能型政府治理模式的建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治理方式逐渐引起了国家治理的全面危机。始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将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转向将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和政府角色,推向了现代化转型的轨道。在县域治理层面,县级政府也先后经历了三次特征鲜明的角色转型,即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下的发展型政府建设,转变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再到以“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为指导的有效型政府角色建设。中央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简政放权改革,极大地改变了地方政府的制度环境,推动着县域治理模式和政府角色变迁,其主要表现就是权力关系的调整。在纵向上,权力由高度集中到简政放权,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让作为市场和社会的代表的县级政府,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在横向上,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县级政府治理模式由“管控型”逐步转变到“治理型”。政府逐渐向市场、社会让渡一部分权力和职能,促进了治理主体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级政府的角色逐步向民主参与和法治化转型。就目前来看,我国县域治理中的决策模式、执行模式以及监督模式对县级政府的角色定位有重大影响。县域治理中决策主体的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决策模式决定了县级政府角色和行为,特别是党政关系对县级政府在治理中的角色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县域治理中存在的三种主要执行模式,即官僚化执行模式、运动式执行模式和非正式执行模式,直接体现着县级政府角色定位和行为方式。县域治理的监督模式则从外部影响着县级政府的角色定位。在现阶段我国县域治理还存在着三大相对突出的问题:首先是治理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治理结构单一,治理结构的开放性和参与度不足等方面。其次是由于政府自利性和权责错配等问题,导致县级政府的权力边界模糊,并在角色和行为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异化。最后是县级政府治理存在法治化、制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不同层面制约着县级政府角色向现代化转型的步伐。推进县域治理和政府角色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制度环境,主要举措就是中央政府不断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优化央地关系,为县域治理和政府角色向现代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要继续深化简政放权,通过向市场、社会持续放权,促进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纵向上向地方政府放权,提高县级政府的自主性。在简政放权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法治建设推动县级政府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要优化县域治理的结构,明晰政府的职责。具体来说就是要改进县级党委的执政方式,理顺党委与人大的关系,提高县级政府治理的法治化,扩大基层民众有序政治参与。
其他文献
我国桥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桥梁坍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惨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如何保障其安全与长寿是国家重大需求。利用结构智能检测监测技术及时发现结构病害与隐患,有望解决桥梁安全问题。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突发事件预警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现有数据分析方法主要识别结构基本模态参数、业内普遍认为还无法真正实现结构健康监测;在测量手段方面,既有接触式传感器布置繁琐、费时费力、快速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减贫有效、生态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国家治理优势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国家治理选择和借鉴,为人类治理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期待中国以科学系统的话语体系,来解释、说明和支撑自身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生动、鲜活的制度实践和改革成效。把握历史机遇期,构
一不留神,我又写了一位母亲!从民族歌剧《回家》到话剧《遥远的乡土》再到如今的京剧《碧血慈云》,我一连写了三个"娘"。前不久,京剧《碧血慈云》在京召开了剧本研讨会。会上,该剧塑造的革命母亲张龙秀的形象得到了专家们普遍认可。当初接受任务时,我着实为如何入手很费了些脑筋。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台剧是中国编剧的看家本领,即便在江西,也出现了不少佳作,以至我生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喟叹
期刊
翻译家张友松(1903~1995)从译60多年,出版译作约49部,终成专译马克·吐温著作的大家。但因种种原因,张友松晚年声名不显,几近“埋没”。目前,学界对张友松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均有很大欠缺,未能完整地揭示他一生的翻译实践与翻译贡献。本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缺憾,该成果也将为日后的张友松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引用了两种不同的诗学概念,一种是源自俄国形式主义的诗学观,一种是翻译研究
公共精神作为现代国家的精神文化特质,是塑造公民德性的基本品质与价值诉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与精神储备,是每一个步入现代化之境的国家和地区共同存在的公共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与优良传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当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社会结构的公共化转型日趋深化,诸多公共性问题已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障碍问题是典型的第一类变分不等式,它出现在物理学、金融管理科学和工程应用等领域.该问题因其内在的数学理论及广泛的应用而倍受学者们关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数学理论分析和很多高效的数值算法.与之相关的问题,如受障碍问题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围绕“障碍问题”这一主题,对单边障碍问题、双边障碍问题以及受障碍问题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值方法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一类新的障碍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代社会,跨国投资正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并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而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跨国投资在为企业创造丰厚利润的同时,也面临某些难以预测的社会风险,需要投资企业积极面对。中国与越南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越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发展,中国对越南的跨国投资也呈现出稳步发展、螺旋上升的趋势。作为“21
起草一篇出彩的文稿,离不开对材料的收集选用,要下足诗外功夫“广搜”、坚持量体裁衣“细选”、善于落笔生花“活用”。鲁迅曾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文稿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起草一篇出彩的文稿,同样离不开对材料的“广搜”“细选”“活用”。下足诗外功夫“广搜”巧妇最怕“无米”,写手最怕“无材”。只有又多又好地占有材料,以“海量”支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