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进入工业化比较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时,主要依靠吸收外部技术等快速发展经济。目前,在“供给侧改革”总体政策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产业升级时期),包括市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微观制度建设等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基础之一。在文献综述以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耦合理论工具,本文研究了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并通过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来探索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首先,本文研究了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包括路径分析、运行机制以及转化模式)、现状、以及与硅谷模式的主要区别,通过对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分析,认为中关村的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主体之间的耦合,包括宏观层面的政府与市场的耦合,以及大学或科研院所、企业、产业或商业化的耦合。其次,基于耦合原理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实证分析,从目前现有的数据分析,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表现,并从具体表现找到制约的原因。再次,得出结论: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耦合度较低,其中,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双方不耦合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此外,政策、环境、中介机构的不健全等因素也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