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中的“强位弱势群体”的情况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三农”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政策性金融的扶持与支持。而现今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机构并存的,各自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功能的多层次复合体系,仍面临着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政策性功能发挥不足、各机构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本文依据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探讨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社会内涵与特征;采用对河南省弱势群体入户调查和访谈所取得的第一手数据,使用Probit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农户、中小企业、乡镇政府的贷款需求为基础,从社会学视角得到影响资金需求的社会因素;主要从社会网络、社会文化、社会组织等方面,阐述不同社会因素对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影响机理。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建设的操作路径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