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吲哚琥珀酰亚胺和吡啶甲基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中间体。近年来Lewis酸催化的吲哚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广泛关注,为合成该类化合物提供了有效的合成方法,但吲哚与马来酰亚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尚未见文献报道。本课题组安玉龙等在研究取代的吲哚与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时,发现溴化锌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反应收率达90%以上。该反应以含有供电子基的吲哚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时,该反应能顺利进行,然而对含有硝基和卤素等吸电子基取代的吲哚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时,反应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本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了含有吸电子基如硝基和卤素等取代的吲哚与马来酰亚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以二氯乙烷作溶剂,三氟化硼乙醚作催化剂,得到3-吲哚取代的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产率79-94%。而三氟甲磺酸锌、溴化锌和硝酸铋等Lewis酸作催化剂时,该反应不能顺利进行共得到4个吲哚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2.研究了2-甲基吡啶与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3-吡啶甲基取代的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探讨了三氟甲磺酸钇,三氟甲磺酸锌,三氯化铝,硝酸铋和溴化锌等Lewis酸作催化剂,以二氯乙烷和氯苯为溶剂,对该加成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用氯苯作溶剂,使用溴化锌作催化剂效果最好,产率高达90%。3.为了拓展底物的多样性,我们以Lewis酸溴化锌为催化剂,氯苯为溶剂,研究了2-甲基喹啉与马来酰亚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本论文共合成了13个3-吡啶甲基和3-喹啉甲基取代的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其中11个未见文献报道,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等进行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