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地方高校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大学生群体关注,“期待更高质量的就业”。尤其是近年来地方高等院校持续大量招生与有限的就业机会存在客观的矛盾,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阶段,就业形势的变化趋于激化之势。毕业生的就业不得不一开始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的影响。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高校健康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搞好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大多高校最重视教学、科研两大中心任务,并没有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放在首要位置,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是摆在各高校面前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教育部也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提出了总体要求是要“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以及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指导过程。在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分析观察后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关工作虽然已经全面的开展,但工作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尤其是对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指导工作更为棘手,职业生涯指导工作还缺少理性思考和长远眼光考虑。 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中有机的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育,根据地方高校学生特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研究对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办学质量、服务地方产业经济需要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有很大的作用。课题的整体构架通过文献整理以及调查分析研究完成。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高校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存在问题原因主要有:高校对此重视不够相对滞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学生无法获取足够的能够适应市场挑战的相关职业生涯指导方面的培训;地方高校自身的条件有限,导致职业生涯指导的实效性差;同时更大一方面也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现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加强政府对地方高校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地方高校从思想上提高职业生涯指导工作的认识;加强地方高校网络化建设提供即时职业生涯指导;地方高校建立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树立正确择业观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对于地方高校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起到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