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新抗性基因Pita2候选基因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y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稻瘟病,对我国所有的稻作区而言都是极为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从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视野来看,培育和合理利用新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害最经济有效和对环境最安全的手段。因此,针对新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研究对抗病育种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快速准确地克隆粳稻PiNo.4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2,本研究在前期目的基因精细定位、物理作图的基础上,旨在对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2候选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采用传统的多次酶切连接技术构建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2三个候选基因Pita~2-1、Pita~2-3、Pita~2-4的RNAi载体,克隆到植物干涉载体pMCG161上,通过测序分析验证成功构建了三个RNAi载体。2)将已构建好的三个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转入Pita~2供体品种PiNo.4进行功能验证分析,结果共鉴定出T0阳性转化苗T1Ri10棵、T3Ri16棵、T4Ri22棵。进一步通过qRT-PCR对阳性转化苗进行目标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非转化受体PiNo.4相比,阳性转基因植株的Pita~2候选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有所下调。由于水稻遗传转化的周期较长,转化苗获得时间较晚。目前已收获T1代的种子,下阶段将对T1代转化株进行稻瘟病的抗性鉴定。3)通过EMS化学诱变处理Pita~2近等基因系日本晴种子NB-Pita~2约20000粒,单株收取突变体种子,共获得M1代约4200份株系,接种Pita~2的无毒稻瘟病菌株研53-33,筛选其感病突变株,现共获得36份感病株系,供作下阶段M2代抗病性鉴定及分子检测。4)以抗性基因Pita~2的近等基因系NB-Pita~2和NB为实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Pita~2介导的抗性反应中相关基因WRKY45、JAmyb、SalT、HSP90、SGT、RAR1、PBZ、PR1b在接种稻瘟病菌研53-33前后的相对表达量,分析这些基因在Pita~2介导的抗性反应中的表达变化,为研究抗性基因Pita~2参与的信号途径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石墨烯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强导电性及热稳定性等优良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研究热点之一是石墨烯作为贵金属纳米颗粒载体应用于燃料电池领域。与传统的Pt/C或Pt/CNTs催化剂相比,石墨烯负载贵金属Pt纳米复合物作为燃料电池催化剂在催化活性、稳定性及抗CO中毒能力方面更具优势。然而由于贵金属Pt价格昂贵、资源匮乏使得其在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为了降低催化剂生产成本,具有高电催化活性的石墨烯负
目前,为了有效的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燃料电池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对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由于其燃料来源广泛、结构简单、能量转换效率高、利于环境等优点,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