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打破了以前的金融格局,出现了新型业务模式,其收益丰富、产品新奇并且门槛较低,最重要的是它快捷便利的服务特点得到很多客户群体的认可,再加上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以及网络信贷的迅速发展等,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一方面深切感受到来自互联网金融竞争对手的业务冲击,另一方面也在互联网金融大趋势下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巨大商业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认真分析,仔细研究,积极应对挑战,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与互联网金融的对接与创新。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首先总结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并分析其主要业务发展现状,然后结合商业银行业务目前的状况,从理论上运用影响机制图细致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紧接着运用实证分析进行验证,以26家A股上市的商业银行数据以及第三方支付和P2P交易额为样本,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第三方支付与P2P给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并且分时间段分析了其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前后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变化。结果发现,第三方支付和P2P规模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能力;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规模与其呈负向相关,P2P则与其呈正向相关;这两种模式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从2010年至2016年整体呈负相关,但在2013年以前是负相关,2013年以后是正相关。最后,经过充分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从商业银行三大业务及其他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从理论上结合商业银行业务现状采用影响机制图的方式细致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盈利能力和商业银行职能的影响机制;二是实证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以2013年为界将样本分为两组,分析互联网金融元年前后影响的不同。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商业银行在三大业务领域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