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黑恶势力犯罪的特征及侦查对策研究 ——以四川藏区为例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转型过渡时期使得社会管理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给黑恶势力的滋生、发展创造了一定的土壤和条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少数民族地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动向、新问题、新形势,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域稳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黑恶势力犯罪与民族地域相结合,会因区域性地缘、文化与习俗等相关因素产生与一般涉黑恶犯罪相比独有的表现与特征。四川藏区作为藏区与内地宗教与藏文化交融的走廊,其独特的社会发展史和各种文化意识形态的交织致使其境域内黑恶势力犯罪所呈现出的特征极具代表性。从目前的犯罪形式来看,四川藏区涉黑犯罪的特征有着与当地社会现状紧密结合,与宗教、基层事务相融合的发展动向;涉恶犯罪呈现出与基层矛盾纠纷、村干部及保护伞问题相联系,以宗族、血亲关系为纽带,伴随着软暴力转化、非法放贷的特点。当前,侦办此类案件面临着线索核实难度大、打击范围不全面,联动机制有待健全、部门协作不够紧密,取证难度大、侦办难度大、受民族习惯法影响等诸多侦查难点。因此,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侦查工作:在线索研判方面。要强化线索排查、建设专业研判队伍,确保举报渠道通畅、做好保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在行业领域摸排方面。加强常态常治联动执法,加大基层技术投入力度,加强行业领域规范建设;在部门联动方面。公安机关应与多部门强化协作配合机制,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助力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走向深入;在证人证据方面。强化证人保护措施,树立经营意识广泛收集证据,形成证据链;把握几个关键点。注意涉及少数民族群体的特殊性问题,准确判断案件性质,精准把握案件特征认定以便侦查工作与后续诉讼相衔接,关注涉政治、宗教领域的黑恶势力犯罪,与维稳部门共享经验。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新媒体环境下,技术向前引发伦理冲突,资本嵌入导致理性缺失,网络参与诱发认同危机,网络社会风险呈现全新景观。同时,网络信息治理也存在现实的行动困境,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加剧网络信息治理的滞后性,基层治理单位的薄弱性制约网络信息治理的纵深性,网络治理人员的单一性降低网络信息治理的实效性。应尽快建立有效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做到治理理念从"粗放"到"科学"、治理手段从"智能"到"智慧"、治理主体从"单一"到"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从本质上来说是源于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犯罪行为人通过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牟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本文从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两方面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侦查对策。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包括商业秘密的含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义及侵犯商业秘密罪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本文的第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