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结构充填开采“充填体-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稳定性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lvb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填开采作为一种绿色开采方法,可有效控制矿山开采引起的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具有回采率高和生态环保等优势,是实现“三下”压煤等遗煤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充填开采并没有被煤矿广泛推广,究其本质原因还是成本较高。充填原材料需求量巨大、材料输送工作量大、充填工艺复杂且效率较低是造成充填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同时,大量充填材料占据着采空区,使煤矿面临地下空间被大量浪费的窘境与挑战。针对煤矿充填开采面临的这些问题与挑战,太原理工大学冯国瑞教授提出了结构充填开采的思想与理念,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攻关。结构充填开采通过因地制宜的“固废充填材料”、科学布设的“结构充填体”、成套研发的“结构充填工艺及装备”来适应“构造应力和采动应力”,并最大化地构建出“可利用的地下空间”。通过构建“充填体-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最大程度地提高充填体的承载能力和发挥直接顶的自承载能力,降低充填开采成本,并为后期开发和利用煤矿地下空间提供便利条件,有效促进充填开采在煤矿领域中的进一步推广。鉴于此,本文对结构充填开采“充填体-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室内力学实验分析了无侧限充填体和加筋充填柱的破坏特征和承载机理,为结构充填体力学参数的取值提供依据;构建了“充填体-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的力学模型,解析了条带结构充填和柱式结构充填的直接顶变形特征,得到了直接顶发生破断的临界充填间距;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充填体-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各因素的合理取值;通过相似模拟试验获得了结构充填开采过程中覆岩结构和采场应力的变化特征,验证了“充填体-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的承载效果。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开展了无侧限充填体标准尺寸(150mm×150mm×150mm)和大尺寸(800mm×800mm×800mm)立方体试件的单轴压缩实验,发现了无侧限充填体试件内部存在核心承载区。在单轴压缩过程中,核心承载区由弹性核区逐渐演化成塑性残余承载区。无侧限充填体表面的起始破坏应力约为单轴抗压强度的0.28倍,核心承载区的起始破坏应力约为单轴抗压强度的0.64倍。核心承载区的最大承载能力约为单轴抗压强度的2.00倍,残余承载力大于单轴抗压强度的0.80倍。试件内部不同位置的应力曲线和变形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快速下降阶段和缓慢下降阶段,三个阶段转折点可分别作为试件的破坏前兆点、临界失稳点和残余承载/变形起始点。(2)开展了800mm×800mm×1600mm大尺寸加筋充填柱的单轴压缩实验,通过与无筋充填柱对比发现,环向钢筋限制了竖向裂隙的产生与扩展,提高了充填柱的抗剪强度,在试件内部形成了有效承载区。有效承载区的存在提高了加筋充填柱的抗压承载力和延性,有效地防止了充填柱的突然失稳。研究同时发现内部应力的差异是充填柱失稳的根本原因,内部变形的差异是充填柱失稳的直接原因,结构充填开采中充填柱的稳定性可以通过监测其内部应力和变形来判定。(3)建立了“充填条带-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温克尔弹性地基上的有限长梁力学模型,运用初始参数法解析得到了条带结构充填的直接顶变形方程。结合新阳矿工程地质条件,得到了当充填体强度为10MPa、充填率为51%时,直接顶发生破断时的临界充填间距为11.95m。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了充填间距、充填条带宽度和欠接顶量对“充填条带-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充填条带间距大于5m时,空顶区中心的直接顶发生拉伸破坏,充填条带的边缘发生剪切破坏;当充填条带宽度大于4m时,充填条带边缘发生应力集中,使充填条带顶角发生剪切破坏;当欠接顶量为200mm时,采空区边缘直接顶与上覆岩层产生离层;综合分析得到条带结构充填开采的合理充填间距为25m,充填条带的合理宽度在2m左右,欠接顶量应不大于150mm。通过相似模拟试验验证了:当充填条带宽度和间距均为2.5m时,条带结构充填开采覆岩结构稳定性良好,直接顶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稳定的“充填条带-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4)建立了柱式结构充填“充填柱-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温克尔弹性地基上的中厚板力学模型,运用胡海昌理论分别解析得到了矩形中厚板模型和圆形中厚板模型的直接顶变形方程。结合新阳矿工程地质条件,得到了当充填体强度为20MPa、充填率为25.45%时,直接顶发生破断的临界充填间距为3.23m。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了充填间距、充填柱宽度和欠接顶量对“充填柱-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充填柱间距大于3m时,空顶区中心的直接顶会发生拉伸破坏,充填柱的边缘会发生剪切破坏;当充填柱宽度大于3m时,充填体边缘发生应力集中,使充填柱顶角发生剪切破坏;当欠接顶量为150mm时,采空区中部顶板和充填柱破坏严重,“充填柱-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失去稳定性;综合分析得到柱式结构充填的合理充填间距为13m,充填柱的合理宽度在2m左右,欠接顶量应不大于100mm。通过相似模拟试验验证了:当充填柱宽度和间距均为2.5m时,柱式结构充填开采覆岩结构稳定性良好,直接顶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稳定的“充填柱-直接顶”复合承载结构。
其他文献
在电厂及变电所中,厂用电10 kV系统存在许多分支,本文对桐柏抽水蓄能电厂用电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参数进行分析、校验并进行电流互感器的参数选型。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全社会关注,政府通过西部大开发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通过财政支出手段缩小地区间发
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因单克隆浆细胞浸润及分泌的M蛋白直接作用而造成一系列的组织器官损伤,临床上以骨质破坏、肾损伤、感染及缓解后易复发为特点,从而造成
问:从目前国内抛釉砖产区分布来看,北方的抛釉砖以高吸水率为主导,南方产区则以低吸水率为主,请问这两种不同吸水率抛釉砖的变形值的控制,在烧成过程中有何异同点?答:目前抛釉砖
针对山东省发展现状,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探讨山东省对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差异大、生态空间保护与发展冲突严重等问题,并对山东省在生态空间保护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控制各种高危因素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键,而动脉粥样硬化作为预防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一、学校德育软环境的界定学校德育环境是泛指影响学校工作进行的全部因素的总和。从范畴和来源上看 ,它既包括学校外部的社会因素 ,也包括学校内部的具体因素 ;从内容和形态
目前淮安区仍然以散放式、小田块、传统型耕种方式为主。职业农民稀少,机械化程度低,规模生产效率低下。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是促进淮安区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落
棉花一度曾是山东棉区经济发展发展、棉农增收的支柱性产品,但最近几年山东棉花生产呈现长时间、大幅度萎缩衰退的趋势。山东省棉花生产大幅衰退背后的基本事实是山东省内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