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灌木林履带式割灌机结构设计与分析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ove12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国内外灌木割灌机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各类割灌机的优缺点,提出一种适合我国人工灌木林发展现状的人工灌木林履带式割灌机,对其整体布局方案和具体结构组成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研究和设计。针对灌木林的生长特性和人工灌木林的种植环境,本文提出一种以履带式行走机构为载体的割灌机,并对该割灌机的行走机构、割灌机构、传动系统和翻转调节机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确定了各个结构部件的组成形式、连接形式和安装尺寸。并最终确定该履带式割灌机的整体性能参数。本设计的割灌机构的实现形式采取双曲柄机构,使用往复锯切的切削方式对人工灌木林进行收割作业。本文针对这种形式的作业方式采用了ADAMS运动学仿真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以检验该割灌机构的运动学性能。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割灌机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检验所设计的结构的刚度、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为了提高本设计的割灌机的使用性能,本文对割灌机在进行收割作业时割灌机振动系统对各个激励的响应进行分析计算。本文在进行振动分析时主要考虑的激励有割灌机构往复运动产生的激励、汽油机工作时产生的激励和路面不平度产生的激励,列解了割灌机的振动方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本设计的履带式人工灌木林割灌机的工作效率和使整机的机构更加合理,本文对该割灌机的割灌机构的传动系统中的齿轮传动部分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优化函数并利用MATLAB这一计算工具进行优化设计计算。此外,针对振动分析结果再次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本设计的割灌机的整机性能。人工灌木林履带式割灌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木林收割设备,为灌木林的收割作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我国人工灌木林的收割设备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其他文献
解说系统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是帮助观众理解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纽带.本文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解说资源、解说媒介、解说受众等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解说系统的构建.
拱坝坝肩的抗滑稳定和变形稳定问题是引发拱坝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坝区关键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拟建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为双曲拱坝,是我国继三峡、溪洛渡之后开展勘察设计工作的又一座千万千瓦级水电站。拱坝坝高279m,拱坝在承受各种基本荷载作用时,上游拱端最大拉应力超过1.0MPa,下游拱端最大压应力近10.0MPa,总推力高达1400万t,作为支撑拱坝结构的坝肩岩体要求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稳定性。因
对于剖面上的中梯激电(IP)视电阻率或视极化率异常曲线图,以及区域内的视电阻率或视极化率等值线数据,虽然可以直接从图上获取异常体的大致位置及类型,但是对异常体的埋深、规模
本文通过对自然博物馆中互动体验展示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叙述,提出建议,以期为博物馆界同仁提供参考与借鉴.
武清凹陷西部包括大孟庄洼槽及其周围的正向构造带,是重点勘探区,但限于钻井资料的缺乏,目前对有利储集相带、成藏条件等认识仍较局限,勘探多年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因此,本论
库水位变动诱发滑坡变形或失稳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其力学过程十分复杂,不仅地下水渗流会产生与时间相关的蠕变变形,同时蠕变变形也会对渗流过程产生影响,即渗流与蠕变具有耦合作
陕北乔沟湾-西河口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产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作为盆地内的主要含油层系,其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对长庆油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截至目前,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