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至今可以说是一个谜,到现在为止我们甚至还没有完全读明白谜题。究其原因不能不说是与《庄子》一书独特的言说方式有关。何谓《庄子》的独特言说方式?即“寓言、重言和卮言”,简称“三言”。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建筑在语言的基础之上,《庄子》作为《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当然不能脱离语言的承载。尽管“三言”研究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这就意味着关于“三言”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等着我们进一步开掘。我们这篇文章,仅是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对《庄子》的“寓言、重言和卮言”这三种独特的言说方式进行更深一步的厘清。尽管《庄子》对语言的效用持否定态度,认为言不能尽意,但是他也无法冲破语言的牢笼,脱离语言将自己的无成见之言公之于众。所以,我们且看庄子是如何突破这种言意悖论的。这将对于我们理解庄子“道”的思想提供便利,有助于我们抓住《庄子》思想的精髓。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三言”是《庄子》独特的言说方式。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首先在梳理前人对“三言”看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分析“三言”的关系,包括包含关系和比例关系;最后,探究《庄子》使用“三言”的原因。第二部分:“三言”的使用情况分析。在这一部分中,由于我们能力有限,很难对《庄子》全书寓言、重言、卮言的使用情况进行穷尽式的分析,所以我们以典型的例子为证重点分析“三言”的主要特色。我们采用先分类再举例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寓言、重言和卮言的使用情况作具体的分析。第三部分:《庄子》中没有使用“三言”的情况。关于《庄子》一书的成书年代和真伪问题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以我们现在专业积累不足以解决该问题。但是,在分析“三言”使用情况时又不能绕开不是“三言”的部分,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依然是采取以典型事例为证辅助分析《庄子》中不是“三言”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