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投资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一些企业盲目投资,也造成了某些领域产能过剩、资源浪费。企业的发展壮大与企业的投资密切相关,企业的投资收益能否实现,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和股东利益能否实现最大化,更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本文论题是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研究。所谓“过度投资”,是指企业的投资超出或偏离了自身的能力和成长机会,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非盈利项目,从而损害企业的价值。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加之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过度投资行为更为严重,“过度投资”已成为制约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制约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近期出现的过度投资现象,利用Richardson(2006)的预期投资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7年的过度投资行为。在验证了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存在性以后,研究证实过度投资与公司内部自由现金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分析了股权结构、负债融资、独立董事、高管持股和现金股利等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约束功效。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过度投资现象。(2)过度投资与公司内部自由现金流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非国有性质控股股东、举借债务、发放现金股利能够显著约束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4)独立董事的介入与高管持股并不能有效约束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