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from Meme Perspective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很多高校的英语课程越来越关注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结合模因论和Ki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探讨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途径。模因论的核心是模仿以及模因的传播。通过背诵,模仿,或者是跟读重复的外语学习方式实际上是受到了模因的影响。   本文以通过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组不同英语程度的学生的比较,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因学习程度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然而,两组学生在听说读写译这五方面语言能力上的优劣有着相似的特点,即学生的语法能力要更好于听说能力。   第二,通过六级考试的学生对于文化的关注程度要明显高于四级的学生。然而两组学生在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上都比较的薄弱,这与英语学习程度无关。   第三,大部分的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都有模仿的意识,而且他们认为模仿和背诵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帮助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使得模因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从而使其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学习方法重新被引进大学课堂并得到重视。   调查结果揭示了模因对于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途径。同时,问卷还反映出环境对于语言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在当代翻译活动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基本所有学派都不能就翻译的一些基本问题给出确切的观点。大多数学派的观点是由于意义是客观的,从而翻译是可能的,因此应该有对等的翻译标准。
电子通信英语翻译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忠实传达递原文信息,第二是译本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反映。传统的电子通信翻译过分地强调“忠实”于原文,力求保留原文行文结构,而忽视了电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