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Th17细胞在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和黏膜屏障保护中的重要性愈渐明确。大量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L)-17在人类和小鼠抵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具有明显且令人惊讶的特异性作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作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病,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Th17细胞介导的局部免疫反应在RVVC患者和RVVC动物模型中的重要作用,为寻找新的RVVC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收集21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和21例RVVC患者的阴道冲洗液,收集21例正常人的阴道冲洗液作为对照,对于妊娠、3天内有阴道冲洗、类固醇治疗不到3个月、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缺陷以及近期存在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予以排除。采用ELISA检测IL-17和IL-23的表达水平,比较Th17细胞与炎症进展的相关性。利用雌激素建立大鼠假发情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阴道接种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方式,成功构建大鼠RVVC模型。在炎症感染期间,腹腔注射卤夫酮溶液改变内源性Th17细胞数量,采取眼眶静脉丛釆血法收集大鼠外周血,流式检测Th17数量,记录大鼠阴道灌洗液中IL-17和IL-23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通过阴道分泌物培养监测阴道炎症的进展过程。研究结果:21例VVC和21例RVVC患者阴道冲洗液中IL-17(918.507±415.504pg/mL;728.849±290.267pg/mL)和IL-23的表达(160.541±58.548pg/mL;186.173±71.879p g/mL)均显着高于正常人(520.613±116.075pg/mL,P<0.05;92.795±49.796pg/mL,P<0.05)。流式检测结果提示,腹腔注射卤夫酮溶液可以减少大鼠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数量。减少Th17细胞数量后,大鼠阴道冲洗液中IL-17和IL-23表达水平也随之下调。两种细胞因子的下调水平与Th17细胞数量的减少相一致,随着这两种细胞因子表达的下调,大鼠阴道载菌量明显增加,局部感染加重。研究结论:通过减少Th17细胞数量可下调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而加重RVVC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