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途径和方法,培养青少年具有优良的社会性情感品质,促进个性情感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的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完善的人格,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列为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其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的公认。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认识情感教育,特别是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教育,是摆在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本文以历史学科为依托,对情感与人格的关系、情感教育对健全人格形成的作用、历史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教育成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着重阐述了如何发挥历史学科在情感教育中的学科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情感和社会性情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本文还对情感教育目标的制订及检测、情感教育的定性评价、情感教育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等方法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找情感教育评价难题的突破口,以推动情感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