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学史料述论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夏文学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现有的西夏文学史料多散见于历代史籍和出土文献中。上世纪70年代后我国出版了几部西夏专史和中国史著作都对西夏文学作了介绍,但内容并不详细。而学界发表的关于研究西夏文学的论文则以专题形式为主,其中研究西夏诗歌、谚语的论文较多。笔者在总结国内外西夏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现存的西夏文学史料与宋、辽、金文学融为一体研究,同时兼顾党项族及其它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对西夏文学的影响,试图在整体中把握西夏文学的发展脉络。   本文分别以西夏文材料和汉文材料为研究对象,对西夏文学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概述和研究。论文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西夏文文献中的西夏文学史料进行了概述。按照西夏文学的发展特点,笔者着重从内容、特点和史料价值等方面分别对西夏文谚语、西夏文诗歌和西夏文散文作了整理和介绍。其中西夏文谚语生动的体现了西夏居民的生活百态,是西夏民众集体智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西夏文诗歌内容具有地域风土特色,也包含了党项族人特有的文化信仰;而西夏文散文包括书籍序跋、公文、发愿文等内容,也是我们了解西夏社会生活的重要材料。第二部分阐述了汉文文献中的西夏文学史料概况。现存汉文文献中的西夏文学史料主要涉及汉文诗歌和汉文散文。其中汉文诗歌主要来自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废墟中出土的汉文佚名诗集,内容多以自然景色、寺院生活和节日习俗为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而西夏汉文散文史料多见于古籍或出土文献中,包括公文、表章、序文、发愿文和题记等。   西夏人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创造了丰富而又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的文学文献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更是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无论是作为文学本身,还是文化组成因素,我们都不能忽略西夏文学在其演进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创造力。
其他文献
作为20世纪下半叶的一代学术大师,王元化“学思并重”,以“根底无易其固,而裁断必出于己”为自己的治学要求。在黑格尔《美学》研究、《文心雕龙》研究以及莎剧评论方面,他成绩卓
黑水城文献现主要藏於俄罗斯、中国、英国。本论文拟对这三国所藏黑水城汉文经史文献的残存情况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黑水城经史文献大多残损严重,笔者选取较为恰当的底本和
仿作是晚清幻想小说出现短暂繁荣的重要原因,但是晚清幻想小说仿作这一文学现象,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晚清幻想小说仿作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仿作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作为“70后”的作家,鲁敏获得过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励,有着骄人的创作实绩,在江苏作家中乃至当代文坛上都显示出灵异之处,其成长历程富有典范意义,研究其文学创作
被誉为“古今语怪之祖”的《山海经》,其成书时间大约是在战国初期至汉武帝时代。就其性质而言,该书属于“地理博物志怪”类著作,但却具有明显的地理博物体志怪小说的特色,因而被
沈从文的散文与小说同时起步,虽然沈从文的散文数量不及小说,但是并不影响其艺术成就。沈从文的散文比起他的小说来,更能表现他自闯入文坛以来的人生阅历以及内心的孤独感。他的
于省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古器物学家。他一生的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古文字尤其是甲骨文、金文的研究与考释和古代典籍的考证上,在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尤其是其中的各类书目提要既明确表达了清代学者对之前学术发展状况的态度,又表现出他们对后世学术走向的一种希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