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希望整个城市是一个环境质量高,能满足休闲健康的要求,安全生态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使人们开始面对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资源是对城市化地区绿地概念的扩充,目前,我国虽有些地区开展的城市规划或绿地系统规划有涉及更多的生态资源如耕地、湿地等,但未成体系,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的研究和实践还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论文研究提出针对我国城市化地区情况的相对科学并且行之有效的生态资源利用的基础理论框架,对以后的政策及规划提供理论前期支撑。 论文从四个方面对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利用的背景进行研究:基于城市化高度发展的需求、基于建设生态城市的需求、基于城市生态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的需求、绿地系统发展进化的需求以及生态文明发展的政策的需求。通过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资源利用方式以及城市化地区发展特点的研究,总结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利用方式逐渐由开发到保护到科学合理处理利用关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及其对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对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的概念特点及价值进行系统研究,将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分为绿地、林地、园地、耕地、滩涂苇地、坑塘养殖水面、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八大类,并评析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的价值功能。提炼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利用的原则:基于生态资源承载力的适度性、基于尊重历史与文化的共生性、基于保护与开发并行的统一性、基于科学利用的合理经济型四个方面的利用原则。 提出政策法规层面要落实国家现有的政策及法规以进行宏观方向的资源利用,并针对目前的发展趋势及不足提出完善措施以建设生态资源的宏观利用体系。提出以规划方式进行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与有效利用,统筹城市化地区资源的总体布局结构,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突破市域的概念,将更多的生态资源纳入规划范围,要以环状系统以阻止城市无序蔓延、要以楔形系统及廊道系统沟通城乡、要形成纵横交错综合构成网络体系,形成合理利用的综合布局。针对城市化地区未成体系的几类生态资源如耕地资源、湿地资源、林地资源,从开发利用及保护恢复两个角度对细化的资源类型提出具体实施层面的利用方式。总体形成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的综合方向确定、布局结构形成到具体措施实施的利用方式体系。 最后通过对上海市生态资源利用方式的实证研究,对理论、方法研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政策执法、规划、分类利用三个方面的建议,通过本研究对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利用方面提供参考思路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