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学生的学校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交往方式—一跨年段交往,它能成为学生发展的独特教育资源。一些学校为促成学生跨年段交往付出了诸多努力,也有一些学校对其价值存在“无视”或“忽视”现象。本文以上海市Y中学为个案,通过分析该校学生的跨年段交往形态,探讨其对高低年级学生产生了哪些具体的价值,阐释这些价值的实现条件,并进一步指出当前学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层次和交往关系两个维度对国内外学生跨年段交往实践进行分析,并从学生跨年段交往价值及其实现条件两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提出研究的具体问题,明晰研究方法与过程。第二部分对学生跨年段交往的内涵进行解读。研究认为学生跨年段交往具有互为主体性、客体中介性、主体间性、合规范性、内含教育性等特点。与师生交往相比,不同年级学生更易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在发展方面有更多的共鸣;与同年级学生交往相比,跨年段交往对双方更有发展价值。论文从活动、组织、制度等不同层次和指导、合作、帮助等不同交往关系对学生跨年段交往进行理解。第三部分以Y中学比较有特色的交往形态为个案探讨其对高低年级学生产生的具体价值。研究对Y中学体育艺术节活动,学习型组织段力佩学苑、兴趣类组织社团、实践性组织电视台及军训辅导员制度等不同层次学生跨年段交往的价值进行分析,认为跨年段交往能帮助高低年级学生促进人格发展,提升认知水平,锻炼社会能力,发展综合性素养。第四部分从当前交往实践存在的问题、对当前交往实践的建议两方面探讨学生跨年段交往的价值实现。当前交往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单一狭隘的价值观、缺失的教育学立场、封闭式的管理方式、缺乏教育指导的交往形式等。论文据此对当前学生跨年段交往实践提出建议,包括价值意识的提升、管理方式的开放、指导力度的加强、学生交往素养的培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