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0年增长,2015年跃居全球第二,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经济由前期的高速增长到现阶段的结构优化稳增长,以及开放沪港通、深港通,人民币成功加入SDR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相继推出,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社会环境逐步走向成熟。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均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对于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较少,也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机制。在此背景下,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将对外直接投资纳入到影响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因素之中,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举措,对快速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货币国际化和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本文通过考察已实现货币国际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货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从货币职能角度入手规范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理。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影响机理的科学性,文章选择七个国家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以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国家经济规模、币值稳定、贸易规模、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作为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每提升一个百分点,货币在国际债券和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使用占比将分别提高0.688和0.642个百分点,即对外直接投资对货币的计价职能国际化和储备职能国际化程度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币值稳定也深刻影响着货币国际化的进程。最后,结合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