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禁止卖空交易的,直至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才正式启动,投资者可对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之中的股票进行融券卖空,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单边市”时代的结束,卖空机制被正式引入;试点启动后经历了多次扩容,目前已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之中。学术上,卖空机制作为一种证券市场交易机制,会对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产生影响;同时,卖空机制作为一种对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也会对上市公司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从外部治理机制视角出发,就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会产生何种影响展开研究。
本文基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以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两个指标衡量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同时使用 2008—2016 年沪深 A股中78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全国以及区域层面,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说,引入卖空机制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说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更为有效,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并且卖空机制的这一治理作用在非国有控制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
从区域层面来说,卖空机制对东部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显著提升作用,对于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而对于中部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没有显著提升作用。
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卖空机制能有效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卖空机制实施效果以及微观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卖空机制微观层面经济效果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进一步推动融资融券制度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
本文基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以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两个指标衡量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同时使用 2008—2016 年沪深 A股中78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全国以及区域层面,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说,引入卖空机制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说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更为有效,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并且卖空机制的这一治理作用在非国有控制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
从区域层面来说,卖空机制对东部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显著提升作用,对于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而对于中部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没有显著提升作用。
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卖空机制能有效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卖空机制实施效果以及微观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卖空机制微观层面经济效果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进一步推动融资融券制度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