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化学防治是控制蚊虫及其传播疾病的主要策略。尽管这些杀虫剂比较有效,但抗性的发生与发展已遍布各种媒介昆虫,杀虫剂抗性的持续发展严重地制约了杀虫剂的使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应用才二十多年,关于其抗性的报道已经遍布各种昆虫。杀虫剂抗性机制有其生化基础。生化抗性的两种主要机制是:一种为靶标抗性,另一种为解毒酶抗性。解毒能力增强是昆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实验室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和基因芯片(macroarrays)技术,从逐代汰选的淡色库蚊抗溴氰菊酯品系中分离到两个高表达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基因,即NYD-Tr和NYD-Ch。通过基因转染和RNAi,证实NYD-Tr和NYD-Ch参与蚊的溴氰菊酯抗性。 本实验采用体外重组技术和生物测定等方法,研究NYD-Tr和NYD-Ch蛋白参与溴氰菊酯抗性的作用机理,为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开发此类蛋白酶降解残留杀虫剂筛选靶标。 研究一 NYD-Tr和NYD-Ch蛋白表达和鉴定 [摘要] 目的 构建抗性相关基因NYD-Tr和NYD-Ch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和鉴定NYD-Tr和NYD-Ch蛋白。方法用PCR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用CaCl2法将表达载体转化到BL21(DE3)中;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和鉴定表达蛋白;用酶促底物法测定表达蛋白的酶学活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