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毽球运动是一项集娱乐性、技巧性、群众性、健身性、可普及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一种现代社会里较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它在花毽的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与战术、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对抗体育运动项目。是从我国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踢毽子这一古老游戏发展而来的。自从1984年3月3号,原国家体委做出“关于把毽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以来,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开展并走向世界。本文在借鉴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7年江西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拔赛的毽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江西省11个地市毽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对江西省毽球运动的现状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找出制约江西省毽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结果显示:1、江西省有毽球运动的底蕴,但发展不均衡。宜春市毽球运动开展的较好,另有南昌等7个地市虽开展了但不普及,抚州和上饶两个地市没有开展这项运动;毽球未大规模走进校园,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开展毽球运动的学校很少,这对毽球运动的发展不利。2、江西省只有南昌、宜春拥有青少年专职毽球教练员,且教练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有待提高。3、江西省民宗局不是非常重视毽球运动的发展,组织的毽球比赛太少,没有独立的毽球管理部门,没有和教育厅、省体育局连成一体全面的推广毽球运动,对于毽球的开展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4、江西省对毽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宣传、推广毽球运动上尚有更大的工作空间针对研究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健全和完善毽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2、强化教练员的选拔和任用机制;教练员应加强毽球理论知识学习。3、行政管理部门应明确毽球的发展道路,推动江西省毽球运动的发展。4、江西省各地市应重视宣传的重要性,扩大宣传力度,充分挖掘毽球运动的文化内涵。5、举办各种级别的比赛,开拓江西省毽球市场。6、开发江西省学校毽球市场,建立以大学为龙头的“小学—中学—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高水平毽球运动员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