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PLS控制面的光突发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及仿真分析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基础结构及应用的研究是业界最为广泛的研究热点之一,IP-over-WDM被认为是下一代光网络的主流结构。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GMPLS)由IETF提出并逐渐标准化,它作为一种支持IP和WDM融合的控制面技术,能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提供和管理,将在下一代光网络控制面中占有重要地位。光突发交换技术(OBS)既能实现带宽资源的统计复用,又能有效避免传统电子交换的瓶颈,被认为是下一代WDM网络中支持高速率数据突发流传输的极具前途的交换方式。因此,OBS要想在下一代光网络中立足,就应当考虑与GMPLS的协调和结合问题。目前,怎样实现GMPLS控制技术与OBS技术的融合已成为业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和光突发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对两者相结合的好处及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MPLS的OBS网络模型,讨论了这种网络模型的工作原理、网络结构及资源共享机制,并重点描述了这种模型下的节点功能结构、控制面的软件体系以及GMPLS主要控制协议的OBS支持性扩展。其次,本文也描述了该模型下的标签分配模块(信令部分)的主要功能,详细分析了标签分配协议(CR-LDP)支持OBS的扩展。最后,本文还重点讨论了该模型下标签分配仿真模块的搭建,并通过仿真对GMPLS信令增强机制的建路性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本文主要有以下贡献点: 1、提出了一种基于GMPLS控制面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模型,给出了该网络模型的工作原理、网络结构、节点功能结构以及控制面软件体系; 2、提出了GMPLS协议支持OBS的扩展方案,并给出了详细的GMPLS控制协议功能增强和需要增加的TLV。
其他文献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HFSWR)能克服地球曲率限制对海上舰船和空中飞机目标实现超视距探测,具有其它雷达无法取代的优势;但在其工作频段内,电磁干扰极其严重,因此如何提高恶劣电磁环
本文依据PEAQ客观测试标准,针对现有三种常用的音频编解码算法(MPEG-1层3,AAC,AC-3)进行客观测试,对其测试方法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得以实现。通过和主观测试
汽车检修系统是检测汽车技术状况和修复汽车的必备工具。 针对汽车上不同的控制系统(比如发动机、汽车仪表、汽车安全设备等),存在多种汽车检修系统,本系统为汽车电脑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