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及时审判问题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n2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这句古老而脍炙人口的法谚,在诉讼中体现为诉讼及时性原则,因保障人权的关系,此原则在刑事诉讼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成为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条约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由于诉讼及时性原则的缺失及一些配套制度的不完善,诉讼迟延、拖延审判、超期羁押等现象司空见惯,从而造成当事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案例屡见不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我国也鲜有学者对诉讼及时性原则进行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最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不但丝毫寻觅不到任何有关于诉讼及时性原则的规定,并且在诸多修改的法条中居然存在与诉讼及时性原则相悖的规定,这一切都充分证明,诉讼及时性原则并未引起我国理论界、立法界和司法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采用资料收集、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这一问题做了必要的探讨,但由于篇幅和能力等因素文章仅从刑事诉讼审判阶段的及时审判问题进行了些许研究,以引它山之石。文章在阐述了诉讼及时性原则的历史沿革之后,对刑事诉讼及时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基本厘定,为了突显刑事诉讼及时审判的重要性,又从人权保障、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益三个方面论述了及时审判的价值属性;为了说明此一原则在国外的普遍适用,文章又从刑事诉讼期间、刑事诉讼节奏、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和刑事诉讼的制裁和救济四个方面介绍了美国与德国刑事诉讼及时审判原则的立法概况;为了论证刑事诉讼及时审判原则在我国实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在文章第三部分分别从立法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对其立法缺失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透视和评析。为了进一步论证该原则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笔者和导师对我国某中级人民法院“快审快结”审判改革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写出了调研报告,司法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诉讼及时原则在我国的审判中不但完全可行而且效果很好。因此,笔者明确提出了应当将诉讼及时性原则写入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观点,以此原则指导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条款的修改和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文章最后对如何完善审判阶段的诉讼期间、改革审判制度、完善法官制度和建立刑事诉讼及时审判的救济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立法建议,望同行批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注射液对脑梗死(CI)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全部患者于治疗14
就其本质而言,政治冷漠是政治主体因缺乏兴趣而对政治活动在心理上的拒斥,并且将这种心理倾向外化表现为对“政治参与”退避三舍和敷衍的行为,贯穿着疏远与厌恶政治的情感,是理性
1996-2006年,笔者白拟虎贯清肝化纤丸治疗早期肝硬化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4~68岁,平均42.8岁;肝硬化病程1~10年,平均5.5年。出现腹水1个
目的:统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大手术患者住院期间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事件发生率,了解并探讨我院骨科大手术患者当前的VTE预防措施及其效应。方法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证券私募基金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只是一直处于灰色地带,而不为公众所认知。进入二十一世纪,私募基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小高潮。根据夏斌(2001)的估算,2001年
自2003年~2006年,笔者用双藤汤口服兼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6~46岁,病程为3个月~7年。症状均以下腹痛、腰骶痛为主,伴
目的:观察柴芍异功散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慢性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用柴芍异功散加味,对照组42例,用维溴胺和洛哌丁胺治疗,10天为一疗程,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2(IL-12)及IL-1β三种因子的水平及其与川崎病急性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