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方式,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典型人物的报道和宣传都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环境。但是每个典型的塑造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典型人物事迹从被发掘到家喻户晓,除了报纸的报道还经历了其他方式的传播。在笔者整理相关历史资料的时候发现,连环画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的图书品种,对典型人物的延伸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典型人物报道的特殊性与连环画的普世性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极大的加快了典型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笔者旨在将典型人物连环画的传播特点,传播过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从读报到读图转变的内核和外延。从研究视角来看,相关的研究者大多单独研究连环画的艺术价值,发展历史和名家名作,几乎没有单独将典型人物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连环画的兴衰同典型报道的鼎盛式微趋势几乎一致,两者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既符合了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又削弱了政治手段的支配作用,这种独特的传播方式被民众广泛接受并自发传播。本研究将典型报道从报纸这一单一的研究方式解放出来,将连环画这一新的媒介载体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立足于典型报道这一基础命题,探究典型报道得以全面传播的原因。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是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将典型人物报道传播过程分为四章进行研究。第一章关于1940年-1949年,战乱时期英雄人物的塑造。每一章都会从典型报道连环画式传播进行研究,包括普通人物被塑造成典型人物的报道过程、报道方式、原因和时代背景以及典型人物连环画出现的历史契机、传播过程、传播特点等。以此类推,第二章到第四章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研究。为了有效地研究以上问题,笔者在参考有关文献作思辨研究的同时,本文还以各大报纸(主要是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为主)的典型报道文章、典型人物连环画的具体脚本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辅以实证性研究,对典型报道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作以描述性研究。在每个历史时期本文都会通过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报道的个案进行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