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Kiwifruit bacterial canker)是猕猴桃的毁灭性病害,随着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加上湖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该病害在湖南省发生情况严重,而且所有品种、砧木,不同树龄、地域的果园均受感染,很多果园因死树率太高而导致农民砍树毁园,损失惨重,已经成为了制约湖南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最关键问题。就目前研究阶段,并没有完全抑制溃疡病发生的技术,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没发病的园区要及时预防,已发病的园区要有效控制,这样才能最大化的降低溃疡病所带来的危害。本研究通过对凤凰、吉首、怀化、张家界、常德、浏阳等湖南省猕猴桃主要栽培地区进行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情况调查,总结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并进行了5种抑菌药剂的筛选以及田间试验。结合调查结果总结出一套针对于湖南地区的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2019年通过对湖南各个猕猴桃种植区的溃疡病发生调查,包含红阳、东红、金艳、米良一号等主栽品种,结果表明品种红阳的发病率最高,平均为50.97%,其次为东红,平均为42.96%,发病率最低的是米良一号,平均为5.33%。2.调查表明对于相同的品种,不同海拔的种植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例如红阳,海拔400米左右的地区发病率平均为38.26%,而海拔800米左右的地区发病率平均为57.66%。3.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噻菌铜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3.1mm。其中800倍液的浓度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为14.0mm;中生菌素、禾奇正中药肥、多抗霉素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多抗霉素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菌铜、春雷霉素、溃腐灵、大蒜油、禾奇正中药肥5种防治药剂中,效果最好是溃腐灵,达到了70%,无论是叶面喷施、刷干、灌根、刮除病斑或者综合防治这几种防治措施,都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春雷霉素和噻菌铜防治效果也较好,平均为59.5%。而大蒜油和禾奇正中药肥防治效果较弱,平均为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