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流中沙粒流体起动判定条件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z_wk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沙流的演化过程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所关心的问题。由于风沙流的特殊性,在实验研究中其观测结果往往受到实验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限制了人们对风沙流的认识。所以仅仅通过实验往往很难给出风沙流演化过程的一些定量结果,常要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来对风沙流的演化过程进行预测。在风沙流演化过程的预测中,地表沙粒起动的判定是影响预测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沙粒流体起动一般是通过平均风速或瞬时风速与临界起动风速进行对比来判断是否满足流体起动条件的。本文结合已有的工作提出了一种根据冲量来预测床面沙粒流体起动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判断风速大于临界风速时间段内流场作用的总冲量是否大于沙粒启动的临界冲量来进行判定的。如果总冲量大于临界冲量则床面沙粒起动,反之,则沙粒不能起动。同时,从理论上对比了该方法与已有方法对沙粒流体起动判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对风沙流中滚动起动和起跃起动模型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平均风速小于临界风速时,采用平均风速进行判断则会低估床面起跳沙粒数量,采用瞬时风速进行判断则会高估床面起跳沙粒数量;当平均风速大于临界风速时,采用平均风速和瞬时风速进行判断都会高估床面起跳沙粒数量。最后,本文把该判定方法应用到风沙流数值模拟程序中,对输沙率进行估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方法算得的输沙率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同时给出了采用不同方法对输沙率计算结果定量的比较,并通过结果的对比讨论了输沙率对风速的响应时间滞后的问题,为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催化剂一般具有复杂的多级孔道结构,其催化性能与孔道结构、活性成分以及操作条件等密切相关。研究催化剂孔道内的反应-扩散耦合过程,明确催化性能与复杂孔道结构之间的关联
目前燃料电池开发和应用激发起人们很大的研究热情。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推广应用仍然需要克服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常用的贵金属Pt成本高,并且伴
知识图谱是一种将多源异构的知识融合到统一的网络结构模型中并进行知识推理和挖掘的技术。知识图谱发展至今,已不局限于通用知识领域。在专业领域,知识图谱能对模式复杂的专业知识进行结构化的整理和对框架结构的深层次分析,准确清晰地展现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的推理发散和辅助决策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并构建了医疗领域的商业知识图谱,主要贡献如下:(1)图谱本体层设计定义。基于本体理论知识,结合原始数据模式分
分子势能函数是在Born-Oppenheimer近似下对分子能量、几何结构和光谱等诸多性质的完全描述,也是核运动的势能函数。在分析研究原子团簇的形成、离解和稳定的过程中,对相关分子
自21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水体污染不断加剧,它对大多数生物造成急性和强烈的致癌毒性,对人类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系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推进再生
本论文我们通过对钙钛矿结构BiFeO3陶瓷材料进行A、B位的替代掺杂,研究了Dy、Co共掺对其陶瓷特性和磁相变温度TC的影响。实验采用快速液相烧结法制备BiFeO3和A位Dy掺杂、B位Co
自然界、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Rayleigh-Bénard(RB)对流有关,比如地幔对流、大气对流、电子器件的换热和散热装置中存在的对流等。RB对流的三个无量纲控制
精氨酸脱亚氨基酶(Arginine deiminase, EC3.5.3.6;ADI)催化L-精氨酸水解为L-瓜氨酸和氨,与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氨基甲酸激酶共同组成精氨酸脱亚氨基酶途径,广泛分布于一些
如今的粒子物理理论研究,已深入到极微观的层次——夸克尺度。而且随着实验数据的不断丰富,对粒子物理的理论研究更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标准模型理论预言和
分子势能函数是研究分子电子结构和跃迁特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分子势能函数是整个空间范围内对分子性质的完全描述,即描述分子的能量、几何、力学与光谱性质。同时,也是研究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