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镁基非晶合金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因其密度较低、可降解及生物活性良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生物应用前景。但传统的镁合金降解速度过快,不能满足有效服役期,从而限制了其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实际临床应用。镁基非晶合金因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Mg-Zn-Ca非晶合金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植入材料之一。然而其降解速率仍不能满足植入器件的要求,因此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抑制降解速率是其得到临床应用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单辊急冷和铜模喷铸法制备了 Mg68-xZn28Ca4REx(RE=Y,La,Dy,x=0,1,3)非晶合金,研究了合金的热稳定性、非晶形成能力和电化学性能,并分析了添加稀土元素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使用单辊急冷和铜模喷铸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不同尺寸的Mg68-xZn28Ca4REx(RE=Y,La,Dy,x=0,1,3)非晶合金样品。(2)Mg68-xZn28Ca4REx(RE=Y,La,Dy,x=0,1,3)非晶合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稀土元素的添加使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初始晶化温度Tx向高温方向移动,但非晶形成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极化曲线显示添加稀土元素的合金自腐蚀电位升高,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极化电阻增大;交流阻抗图谱表明添加稀土元素的合金阻抗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说明稀土元素的添加整体上提高了 Mg-Zn-Ca体系的耐腐蚀能力。(4)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的合金表面Zn、P、RE含量较高,表明合金表面可形成溶解度较低的含Zn、Ca和RE的磷酸盐保护层。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材料由于其在固体激光器、三维立体显示、发光器件、生物传感器及红外防伪等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而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1-4]。上转换发光效
本文以合金铝-水反应法制氢的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了超细α-Al_2O_3粉体,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能表征和应用基础研究。结合化学成分分析、物相组成分析、差热分析,研究了合金铝-水反应法制氢副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探讨了干燥方法、矿化剂种类、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对粉体试样物相和粒径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综合热分析仪(TG-DSC)、全自动B
为了实现德国少年刑法所奉行的教育理念,借助转处措施而提高终结刑事程序的适用比例就显得尤为重要.柏林转处咨询和调处办公室旨在落实对少年涉案人的教育措施,一旦当地检察
目前,镁合金作为一种密度最低的结构材料已成功应用到汽车、航空等工业上,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普遍提高,汽车轻量化使得镁合金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和兴趣。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