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权利私力救济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lzj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力救济产生于公力救济之前,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权利救济方式,源于人性中最深层次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公力救济出现后,私力救济便逐渐被公力救济所代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公力救济所能解决的民事纠纷,私力救济的独特价值又重新得了到认可,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规制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并规避其消极影响,已成为各国立法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以期完善权利救济体系,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在我国法学界,理论上对私力救济的研究相对薄弱,并且在民事立法上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立法只规定了自卫行为,对自助行为制度却是只字未提。本文将对民事权利私力救济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微薄意见。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民事权利私力救济概述。该部分将首先对民事权利私力救济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从狭义与广义的角度及立足于不同学科研究的视角对私力救济的内涵进行分析,重新界定私力救济的概念。对其特征的分析主要立足于其与公力救济相比,较为突出的两个特点。其次,将对民事权利私力救济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对其渊源演进进行梳理,并比较两大法系对私力救济的不同态度,理清私力救济存在的一种历史必然性及其作为一项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部分,民事权利私力救济价值分析。该部分将首先以社会契约论和私法意思自治原则为切入点分析私力救济存在的法学理论基础,其次将重点对私力救济的必要性价值进行分析,笔者将运用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的思维并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分析私力救济存在的必要性意义。第三部分,民事权利私力救济实现问题的探讨。该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笔者将从民事权利私力救济的类型、救济对象、实施方式和实施限度四个方面对私力救济进行探讨。对于民事权利私力救济的类型笔者将按照传统民法观点将其分为自卫行为、自助行为两大类,分别对其内涵、构成要件、法律效果进行解析。关于民事权利私力救济的救济对象笔者赞同将民事权利做扩大解释的观点,并将对何种法定权利能够进行私力救济进行探讨,尤其是对人格权能否成为私力救济的对象进行分析给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公共利益、占有事实状态能否成为救济对象笔者也将给出自己的观点。对民事权利私力救济的实施方式笔者将在此主要分析自助行为的实施方式。对于实施限度,笔者将分析何种手段和方式是救济权利所必要的,使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具有合法性。第四部分,我国民事权利私力救济制度的立法完善。该部分笔者将首先对我国民事权利私力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进行客观的阐述,分析得出我国民事权利私力救济制度在立法上的不足。其次根据前面各部分所做出的探讨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立法经验以及参考国内相关立法建议稿的基础上,对我国民事权利私力救济制度的立法完善提出自己的设想与建议。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有了新的变化,对加强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提出进一步要求。辅导员的素质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强的组织保证,对实施科教兴国和人
刑事古典学派重视对犯罪客观行为的研究,认为刑罚应当与犯罪客观行为及其结果相适应,因而提倡罪刑等价。但是以行为为中心构建的犯罪和刑罚理论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刑事
传统下垂控制难以保证孤岛微电网中并联微源的功率分配精度,同时存在母线电压跌落的问题,供电电压质量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控制方法。相邻微源
目的:探讨黄芩、白术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及其调控的糖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受孕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障碍模型及中药治疗3组各40只。障碍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小鼠经米非
订单融资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一项创新业务,近年来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服务,同时也为金融业和物流业带来了新的盈利点,然而该业务对银行等金融机构
本论文以远程控制木马的防范与检测为主线,完成了对完成端口技术、DLL劫持技术、文件捆绑技术、DLL劫持防范技术和DLL劫持检测技术的研究。只有在研究了远程控制木马所采用的
人格调查对于未成年人司法意义重大。新刑事诉讼法对于未成年犯罪人人格调查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根据,但我国当下的人格调查在调查的实体法律根据、调查主体、调查时间和调查内
【目的】研究松栎混交林土壤对不同降雨淋溶液pH及Cd、Pb、Zn质量浓度的影响,为水源地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宁陕火地塘林区分层(A层和B层)采集松栎混交林林
质检中心是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的一个提供检验检测服务的事业单位,目前质检中心实行的是检验资格制,同一个产品只要在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就具有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具有调节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增强稳定性,松解软组织挛缩、黏连,镇痛和减轻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或压迫,从而达到正骨整复、理筋顺